在界首市邴集乡董寨村,李玉环是远近闻名的“巧手裁缝”。她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被镇里评为“最美脱贫户”。 李玉环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生活不便,为此2014年一家三口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谋生,她曾经想和村里年轻人一起出外打工,但因身体原因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里闲着的她不甘心,于是就跟着别人学做衣服。为了提高手艺,她到裁缝技术学校学习,由于心灵手巧,加上努力,很快掌握了制衣技术,毕业后在村里开办了制衣门市部。李玉环接受新生事物快,城里人穿的新款式衣服,她很快就能缝制出来,由于质量高、价格便宜、款式新颖,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虽然被纳入了贫困户,李玉环不等不靠,她说:“我要用我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我不给国家添负担。”作为贫困户,只要符合扶贫政策,该享受的,乡村两级包括乡残联,都会主动向李玉环宣传,譬如产业奖补政策、残补政策、残疾人创业补助政策等。“2015年在我创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享受到政府出台的残疾人创业补助金3000元,帮我渡过了难关,乡政府、村委会知道我的困难,也为我创业提供了许多帮助。” 她还动员丈夫董国强和儿子外出打工,丈夫和儿子都不放心她一人在家,李玉环劝说:“你们放心去打工,我一个人在家能照顾自己,咱们多挣一点,国家就少负担一点。”李玉环常说:“虽然俺是贫困户,但是不能什么都靠国家。贫困户也有自己的手脚,也能创造自己的生活。” 邴集乡董寨村党总支书记董洪美夸奖道:“李玉环虽然残疾,但是她身残志坚。多年来,她从未伸手向政府要过一分钱,没有向大队部提过任何要求。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在采访中,李玉环高兴地说,制衣门市部生意好的时候,可以收入两千多元,少的时候也能挣八九百元,一年下来两万元钱在手里,再加上丈夫和儿子的务工收入,今后的生活不成问题。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李玉环盖起了两层楼,2017年成功脱贫,并且作为“最美脱贫户”代表,被邴集乡党委政府表彰。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