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大棚生菜长势不错,过段时间就可以销售了。”在阜阳万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负责人马涛向前来企业走访的颍州区三合镇井孜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姜传禹介绍。 2016年8月,在扶贫工作队的积极帮扶下,马涛注册成立了阜阳市万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当年流转土地300亩,从事特色蔬菜种植。目前,蔬菜生产基地上的自有资金投入已达1200万元,配套有冷链设施、产品分拣包装中心、电商物流中心等。公司以阜阳瑶海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辐射周边各城市,年交易额达3000万元。 “平时就是除草、摘菜,每天挣100元,月底还有奖金等。”年近七旬的脱贫户张加林是这里的老员工。他经常感叹说:“要不是蔬菜基地来了咱村,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哪能年收入两三万块?” 在这个基地里,像张加林这样的贫困户共有15户,每人年增收1.6万元至3万元。此外,公司还流转103户村民的土地,其中贫困户的有16亩。 井孜行政村有人口1377户、5390人。2016年,“回头看”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147人,因病、因残致贫占比较高。2017年4月,市政府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开始结对帮扶颍州区三合镇井孜村,姜传禹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 怎么发展?发展什么?工作队员与村两委沟通、向村民请教、到周边乡镇学习、去周边市场调研,尤其是3次前往瑶海大市场调研。立足井孜村位居城郊的优势,最后确定了蔬菜种植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成功引进阜阳市万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展产业的同时,井孜村驻村扶贫工作队还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新模式,于2018年在颍州区率先开展集体资产收益扶贫工程。今年以来,该村集体资产收益共分配31.2万元。其中,教育及住院补贴3.6万元,残疾、慢性病、无劳力户等重点人群分配12.2万元,产业带动12.32万元,村级公益性岗位3.0835万元,户均增收5400元、人均增收2600元,切实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 发展的同时,工作队员们经常思考如何立足村情、发挥优势,做出更多的成绩。村里以省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配套建设文化广场、文化驿站、妇儿之家。如今的井孜村,已成为村民锻炼、娱乐的乐园,并且荣获“安徽省2019年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在市政府办公室(政策研究室)的支持下,村里成功申请了林业绿化资金5万元、交通系统资金481万元,并以此建设了高标准道路5公里和3处小园林。几年来,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2000万元。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井孜村在2018年实现整村出列,余下的1户2人预计今年脱贫。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