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除了分数,还可以拿什么让学生“动”起来?

2020-9-25 09:23|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9569| 评论: 0|原作者: 王玉初|来自: 颍州晚报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体育总局 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体育科目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并逐步提高分值,势必会让学校和学生更加重视体育,多组织和参加体育运动,从而增强青少年的体质。这是个好的指向。但其背后,用的依然是分数决定升学这个指挥棒。在笔者看来,除了用好分数这个指挥棒之外,还需要多一些办法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爱上运动。
  
  首先,学校要给足体育课时,不准随意挤占。学校的课程表上,往往会按照相关要求认真排好体育课时,学生看到后十分兴奋——有这么多的体育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课可能会被其他学科挪用或挤占。体育课不得挤占,必须成为硬杠杠。若遇天气原因无法组织学生上户外体育课,可以进行调换,但必须保证学生的体育课时不能减。对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督查,决不能让体育课只停留在课表上。
  
  其次,让学生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喜欢体育运动的人都有一种感受——几天不运动,浑身都不自在,再忙也要抽空去参加锻炼。好习惯的养成,初中开始虽然不晚,但最好还要更早。学业负担相对较轻的小学阶段,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体育爱好,并学会长期坚持。
  
  再者,要科学组织,保证运动效果。有些学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跑步,长年坚持,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意识,还增加了学生的锻炼时间,增强了体质。不同的学校可以组织不同的体育项目,或跑步、或做操等等。学校组织好课间体育运动,还要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快乐运动。事实上,让学生长期坚持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远比懒懒散散地运动更有益处。
  
  另外,家庭之责不可缺。喜欢运动的孩子有之,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运动。更何况,运动刚开始,会产生肌肉酸痛等。这个时候,需要家长的示范督促,让孩子增加坚持下去的信心,从而度过运动的适应期。一曝十寒式的运动,其锻炼价值是打折扣的。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家长不能全推给学校,更不能自己搂着手机玩游戏让孩子去运动。孩子的体育运动,最好多一些家庭总动员,让体育运动成为一种家庭生活必然。
  
  中考分数很重要,但分数不是万能的。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需从早抓起,全社会给予支持,为青少年锻炼提供场地和机会。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上一篇:礼遇“好人”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