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秋高气爽,安徽金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谷子、白术等收获刚刚结束,负责人刘艳涛又忙着组织人员旋地,为接下来的优质小麦种植做准备。“我们基地用工量比较大,每年的农民工劳务费近80万元,此外还和11户贫困户签订了扶贫劳务合同。” 刘艳涛告诉记者,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多尽一份社会责任。 此前,刘艳涛一直在界首高新区东城科技园经营花茶加工厂。2016年,感受到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刘艳涛注册资金3000万元,成立了安徽金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成为安徽唐人药业有限公司原材料种植基地。目前,基地在界首市田营镇魏窑行政村流转土地1800亩,全部种植美国薄壳山核桃,并获省林业厅“美国薄壳山核桃种植项目”支持。 “项目能顺利落地,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刘艳涛说,在土地流转时,当地政府帮助解决了水、电问题,积极帮助公司克服许多困难,使公司能够正常运转。此外,公司还享受了地方政府林补政策、大户扶贫带动政策和农业贷款贴息等多项优惠政策。 为了创造更多的效益,在美国薄壳山核桃树下,基地大面积种植赤芍、丹参、白术、防风、黄苓、苦参等中药材和其他经济作物,忙时基地每天用工量都在百人以上。 村民魏庆玲夫妻和小孙子一起生活,因儿子早逝、儿媳妇出走,家庭非常困难。刘艳涛了解到魏庆玲家的情况后,带着慰问品到家中探望。看到魏庆玲老两口都有劳动能力,他主动邀请老两口到公司基地干活。“女劳力务工一天50元,可为了照顾我,公司也按照男劳力的标准给我开工资,咱必须好好干。” 魏庆玲说,他们老两口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农忙时3000多元,简直就是“金饭碗”。再加上土地流转的资金,一家全年增收3万多元。 2017年至2019年,公司每年的农民工劳务费近80万元,极大地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农忙的时候需要100多名工人,平时常年在基地干活的也有30多人。”刘艳涛说,目前仅通过带动就业,他们就帮助了35户贫困户脱贫。因为成绩突出,基地先后获得“界首先进龙头企业”、“林业推广中药示范基地”、“居家就业扶贫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接下来,企业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刘艳涛告诉记者,待美国薄壳山核桃树挂果后,公司准备投资1500万元,建立加工、烘房、干燥、保鲜冷藏车间,做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届时他希望拿出更多的资金回报社会。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