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假期,颍上县润河镇陶许村鑫怡生态家庭农场一片忙碌,在负责人陶长中的带领下,多名贫困户在瓜蒌地劳作着。“最近雨水多,泥土有些松动,要防止瓜蒌藤条生长受影响。”根据往年的经验,陶长中不敢有丝毫大意。看着一片片绿油油的瓜蒌地,陶长中开心地笑着,这里寄托着他和村里20多名贫困户的美好生活。 陶长中是陶许村人,今年60多岁。“我们家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多年前我出门做点小生意,结果钱没有挣到,家也没有照料好。” 2017年3月,陶长中突发脑梗,留下后遗症,腿脚没有以前灵活了,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没了。村干部走访得知情况后,将他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向要强的陶长中脸上有些挂不住,他一边在家门口的医疗室接受康复训练,一边和朋友交流,寻找合适的种养殖项目。 听几个种植瓜蒌的朋友介绍,瓜蒌全身都是宝,叶子可做茶叶,块茎可入药,瓜萎籽可制成休闲食品,收益很不错。陶长中动了心思。 考察了朋友的种植基地后,他于2018年3月注册成立鑫怡生态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种瓜蒌。搭架、栽苗……陶长中认真学习种瓜蒌的技术。 “瓜蒌地里有一点事情,他就急得不行,有时候饭都吃不下。”60多岁的孙德胜是一名五保户,跟着陶长中一起打理瓜蒌地,一天可得六七十元工钱。“我们都希望瓜蒌能火起来,村里的贫困户就有了稳定的收益。”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瓜萎长势不错,收回了基础设施部分的投资。为了增加收人,陶长中2019年又筹资办了瓜萎籽加工厂,“没加工的瓜蒌籽一斤18元,加工后可以卖到33元。”当年底,他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赚了不少钱,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和孙德胜一样,跟着陶长中在小小瓜蒌里“淘金”的贫困户增加了20多位,人均年增收7200多元。正在田间干活的贫困户林民芙告诉记者,这两年,她一直在农场做些除草、浇水之类的活。 “我最困难的时候,大家帮了我。现在我日子好过了,更不能做脱贫攻坚旁观者。”陶长中说,为了紧跟时代潮流,他准备在线上发力,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卖瓜蒌籽。“都说要做新时代农民,咱也不能落后。” 下一步,他打算利用瓜蒌收获后的农闲时间种桑养蚕, 多渠道促进乡亲们增收。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