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阜阳地区广大青年积极申请参战,据《阜阳地区志》记载,抗美援朝时期,全区共有93508名青年参加志愿军。据阜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统计,目前健在的抗美援朝参战老兵共686人。 今天,让我们回访阜阳参与抗美援朝的老兵,透过散去的硝烟,一同感受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抗美援朝时期,阜阳地区共93508名青年参加志愿军 1950年10月底,阜阳地区开展了大规模抗美援朝宣传活动。记者了解到,当年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口号的感召下,各地掀起参军、参战、支前的热潮,很多爱国青年学生、工人、农民、干部、军人纷纷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至1951年6月,抗美援朝运动形成高潮。据《阜阳地区志》记载,抗美援朝时期,全区共有93508名青年参加志愿军。 志愿军入伍时,当地政府、人民群众热烈欢送,战士跨马披红、英姿勃勃,群众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欢送,还有不少父送子、妻送夫的场景。这些英雄儿女,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更有一些战士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谈及这些,家住颍州区大田集镇迎水村95岁的陈培德哽咽了。他1950年10月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上甘岭等战役。“今生永不忘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永不忘那些曾并肩战斗的战友们。” 积极捐资,还捐飞机、坦克、大炮 据《阜阳地区志》记载,当时,阜阳还积极开展捐款捐物、增产节约活动支持抗美援朝。1951年6月,各地进一步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发布的三大号召,开展捐献飞机、大炮、坦克行动。至当年9月底,全区累计捐款268.33多亿元(旧人民币),超额47.23多亿元,完成原计划捐献9架飞机、2辆坦克、2门大炮、1门高射炮的任务后,又捐献“阜阳专区妇女号”、“亳县城关号”、“界首号”3架战斗机。 为了报答祖国人民的关怀支持,志愿军除了在前线英勇作战,也派代表回到祖国送战斗喜报。 其中,1952年3月23日,抗美援朝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代表刘建华、李瑛民(女)与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代表崔龙锡等人,乘船来到阜阳。时任地委书记的王光宇率各方代表2000多人,到三里湾迎接。代表们在阜阳向各界报告了中朝军队并肩作战取得的重大胜利。 抗美援朝胜利后,战斗英雄们载誉而归,地方政府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 时至今日,我市对抗美援朝老兵除了日常关爱外,还积极做好优待工作。对在乡复员军人实行普遍优待,每月都有生活补助费。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还对这些老兵建立了长效帮扶关爱制度,日常进行走访关爱活动,每年的八一等节日进行慰问,确保老兵们安享晚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