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7月7日,“小暑”节气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小暑”为小热,即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湿如蒸”“燥如烘”的最热时候。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把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以五天为一“候”,分为“三候”。“小暑”时节,“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说,进入“小暑”,地面的风夹带热浪;蟋蟀因天气炎热,离开原野到房屋墙角避暑;老鹰也因低空温度高,飞往高空盘旋。 7月7日至21日为“小暑”节气,其中,7月20日开始进入“三伏”中的头伏(初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入伏后,炎天暑月,骄阳似火,上蒸下煮,酷热难耐。南宋诗人陆游的《苦热》诗中就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入伏后的闷热:“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当前,我国中东部正在经历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本轮高温目前仍处于鼎盛时段,高温天气覆盖华北中南部至华南一带大部,并且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7℃,局部地区更是达到40℃以上。 白天高温炙烤,早晚气温也居高不下。7月7日,我市早晨最低气温达到28.4℃,闷热贯穿全天。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7日起,受降雨和台风影响,高温将有所收敛,但整体闷热的天气格局不会明显改变,未来一周我市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在35~37℃。 暑气蒸腾,多汗少眠,易感疲倦,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异常,所以给心脏适量补充盐分很重要;睡眠利于养心,要注意保证充足睡眠;中老年人应避免过度劳累,警惕心力衰竭。 闷热的天气还易使人的情绪出现波动,控制不好,会影响心脏健康。中医认为,生命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心为主宰的脏腑功能的集中表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因此要注意调整心态,把控情绪,平心静气以养心,防止“喜怒不节则伤脏”。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