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走访调研 扶贫产业基地19个,村集体创收300多万元,带动145人就业创业,人均年增收2.4万元……颍州区袁集镇在脱贫道路上拿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镇里以“四带一自”模式为基础,在做好产业入户项目的同时,积极引进大户、龙头企业,建设特色产业扶贫园,建立完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带贫减贫长效机制,真正帮助群众实现就业有门路、致富有产业。 袁集镇安徐社区村民常辉做梦也没有想到,因病致贫多年还能翻过来身。“一开始,村干部提出种植黄梨,我还半信半疑。毕竟那时候没技术,也没资金。”常辉说,后来,扶贫干部帮他申请小额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村里请来专业技术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梨树结了果,村里又主动牵线搭桥,联系销路。今年,常辉的梨园大丰收,预计总收入可达3万元。明年,他计划适当扩大规模。 袁集镇党委书记张斌告诉记者,该镇大力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目前全镇已有249名贫困户自主发展特色产业,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袁集镇还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几年间,全镇共清理沟河塘323条、村村通和连村接户道路工程实现全覆盖,建设游园广场34个,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家门口的荒地变成了游园,小桥流水取代了臭水沟,晚上没事就出门逛逛,跳跳广场舞,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居民秦利高兴地说,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