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阜阳宝平钢结构有限公司负责人邹俊带着工人为一家企业搭建钢构大棚。“要不是当初村里拉了我一把,全家可能还在贫困边缘徘徊,如今,我们富起来后最想多帮帮别人。” 邹俊今年38岁,全家6口人,家住太和县税镇镇税镇村花园自然村。年幼时,邹俊的父亲常年患病卧床不起,家中欠下了数万元债务。因此,初中毕业后邹俊不得不离开学校,成了家庭的顶梁柱。2015年,全家成了贫困户。 后来,镇政府和村委会确定由太和法院的赵雷为邹俊的帮扶人。赵雷找到邹俊,了解到他想学习一门技术脱贫,赵雷十分支持。通过多方联系,赵雷介绍邹俊外出到新疆学习钢构、电焊技术。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邹俊于2016年返乡自主创业,先从家庭作坊干起,从事钢构产品加工,当年家庭收入就达到3万多元。在他的努力下,作坊成了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 邹俊说,建厂时,政府在营业执照办理、资金贷款等方面给予很大帮助。脱贫不忘带贫,工厂建好后,邹俊先后招收了20多名工人,其中有6个贫困户。 姚寨村贫困户付彦东,患了尿毒症,家庭十分困难。邹俊让他做业务员外出跑业务,年保底工资两万元,外加提成。一年下来,付彦东能收入三四万元。今年,厂里又招收他的妻子傅永兰做文员…… “好好干,争取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带领更多乡亲致富。” 邹俊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