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商参观我市秸秆利用成果展。 在近日举办的2020年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上,一项项“神奇”的秸秆转化成果让参观者和客商叹为观止。曾经一度让人烦恼的秸秆废弃物,摇身一变成为舞台主角,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的绿色环保理念落地见效。 原料化利用增值 自2016年国家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以来,阜阳市基本形成了肥料化利用为主,饲料化、燃料化稳步推进,原料化、基料化为辅的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格局。这其中,原料化利用的附加值最高。 “秸秆纤维无各类杂质,成品收获率高,相较于废纸浆价格来说至少低30%左右,产品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工艺品、包装纸、民用纸等各类产品的制造和包装领域。”在安徽万强秸秆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项目负责人马仁杰介绍着自家产品。 “我们是太和县一家企业,主要生产秸秆纤维、秸秆环保生活用品,是目前安徽省最大的秸秆清洁利用企业,可解决餐盒、托盘、纸业、纤维板等行业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马仁杰介绍,目前公司一年可生产10万吨秸秆纤维,能消化利用18万吨秸秆。 在秸秆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黏稠液体,从中可提取不含甲醛、绿色环保的胶黏剂,将胶黏剂与无法制成纤维的废弃秸秆结块混合在一起,可合成环保板材。 阜阳市宏桥秸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中成介绍说,“我们公司生产的高档桌椅、秸秆草屋及生活日用品,不仅不含甲醛,还具有高强度、防水、阻燃等性能,深受市场欢迎。每使用1吨秸秆可以节约2吨木材,实现了‘以草代木,以草代砖’”。 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由于秸秆草屋质地轻盈、安全保温、价格便宜等特性,公司与东北一些城市合作,量身打造秸秆“交警岗亭”,既方便环保又节约成本。“接下来,我们将与颍州区奎星社区合作,打造秸秆环保一条街,向市民宣传节能环保知识,同时推广我们的产品,一举两得。”张中成说。 开创利用新格局 由于秸秆富含碳、氮、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为基料化利用提供了便利。此次博览会上,百麓现代农业展出了利用秸秆培植的蘑菇,鲜嫩欲滴,造型奇特。 “秸秆做基料,产业前景广阔,以虫草菇为例,两斤秸秆制成的基料就可以培植1.5斤虫草菇,一斤虫草菇能卖两三百元。”百麓现代农业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企业在太和县投资建设了百麓食用菌产业园,用秸秆做基料,培育虫草菇、竹荪、桑黄、鸡枞菌等高附加值农产品,每年可消化农作物秸秆三四万吨。 位于颍泉区的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种植双孢菇、饲养蛋鸡、加工有机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将收储的秸秆与鸡粪混合后二次发酵,做成双孢菇生长培养基,再将废弃物二次发酵形成有机肥,实现绿色发展大循环。目前,公司蛋鸡存栏100万只,已形成日产20万吨双孢菇规模,年可消耗秸秆2万吨,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十大园区。 据了解,阜阳是全省秸秆综合利用资源大市、利用大市、潜力大市。近年来,全市上下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拓展“五化”利用途径,一些秸秆综合利用大项目、大企业纷纷落户阜阳。目前,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90%,产业化达50%,正在向高值化、产业化利用方向不断发展。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