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有衣暖身,有爱暖心

2020-12-23 09:20| 编辑: 刘黎 | 查看: 13386|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牛桂芹 白阳 /文 特约摄影 戴文学|来自: 颍州晚报

为孩子穿上新棉衣

    核心提示
  
  昨日,安徽万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携手颍州晚报“暖冬行动”,来到临泉县高塘镇冯楼行政村,为该村铁旦小学的60名贫困学生送去新棉衣。
  
  另外,给孩子们送温暖之前,爱心人士还给冯楼行政村的30名老党员送去粮、油等生活用品。
  
  穿上新棉衣,温暖又感动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民建阜阳市委主委吴永利,阜阳市民建企联会会长张涛,市城乡建设局驻冯楼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俊及爱心企业家、安徽万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晏学平一行,为铁旦小学的贫困学生们送去新棉衣。
  
  “你们看我穿这件衣服好不好看?”穿上新棉衣的李静怡忍不住问自己的同学。12岁的她是铁旦小学五年级学生,多年前父亲双目失明,家中失去了经济主要来源。“妈妈去外地工作了,一年只能回来一趟,我很想她。”李静怡说,看到这些叔叔阿姨来看自己,给自己买了新衣服,她很开心。“这是我今年冬天第一件新衣服,我一定好好珍惜。”
  
  虽然家里条件不太好,可这个开朗的小女孩红扑扑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和笑容。“我要更加努力学习,这样以后才能好好照顾爸爸妈妈和奶奶。”
  
  13岁读六年级的周贵圆,家中有一个10岁的妹妹,父母常年患病,只能靠爷爷奶奶种地和在村里公益岗位工作才有经济来源。穿上新衣服,周贵圆说中午放学要赶快回去给爷爷奶奶看看。“谢谢这些好心的叔叔阿姨,新衣服很好看,也很暖和。”
  
  在与多名留守儿童的交谈中,记者看到了他们纯真的笑脸和坚定的目光。“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叔叔阿姨们的期望,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后建设家乡,回报社会,把爱心传递下去。”六年级学生李光明说。
  
  社会上的关爱,暖身又暖心
  
  铁旦小学校长庄传涛告诉记者,学校共有276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80多人,这些孩子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一年也就回家一两次。
  
  “尽管这些孩子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甚至还有一些来自贫困家庭,但他们在学习上从来都不马虎,求知欲极强,态度很端正。”庄传涛说。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关怀,学校建设了留守儿童活动室,专门安排老师做心理疏导。此外,学校还有一部留守儿童专用手机,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可以通过视频电话和远在外地的父母“见面”。“爱心企业这次来,体现了社会对农村学校和留守儿童的关心,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孩子是我们祖国的花朵,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儿童,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吴永利给孩子们穿上新衣的同时,也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孝敬自己的爷爷奶奶,尊敬自己的父母,将来建设美丽的家乡。”
  
  “我的发展离不开家乡人民,如今事业有了小成,肯定要回报家乡,希望能为家乡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晏学平是临泉县白庙镇人,今年是他参加“暖冬行动”的第六个年头。
  
  安徽万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一直热心公益,除了积极参与“暖冬行动”外,还长年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关注留守儿童。“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成长需要浇灌。我们带给这些孩子的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关爱,更多的是一种激励,希望他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更好地建设家乡。”
  
  天寒心却暖,日子有盼头
  
  另外,当天前往铁旦小学之前,一行爱心人士还看望了村里的老党员。
  
  今年82岁的李成珍曾服过八年兵役,如今儿女在外工作,家中只剩下他和老伴以及年幼的孙子。
  
  一行人来到时,老人正挥动着扫帚打扫院子,见到这么多人来看望自己,高兴地握住他们的手。“你们来看我,我就很高兴了,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啥也不缺,还拎东西干吗?”“老爷子,您辛苦了一辈子,为国家建设付出这么多,我们怎能忘记,新年将至,提前来看看您……”晏学平说。
  
  老党员李传殿家因病致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还有老伴、儿子儿媳和读高三的孙女。李传殿的儿子、儿媳分别患有精神疾病和类风湿,缺乏劳动能力。“儿子一年有10个月在医院度过,这些年来,光给儿子儿媳看病就花了几十万元。”李传殿说。
  
  生活的压力并没有压垮这位老党员。“国家对我们很重视,新农合和大病医疗能报销很多,不是托政府的福,哪有钱给儿子儿媳看病。”说到现在的利民政策,李传殿很激动。“我和老伴种点地,还在村里公益岗位上工作,再养一些鸡鸭鹅,收入过得去,现在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说到自己的孙女,李传殿很自豪。“她在临泉二中读高三,每次考试都能考进年级前三,是我们一家的骄傲。”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