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权威机构赛迪顾问发布了《2020中国数字城市百强研究白皮书》《2020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白皮书》,我市均位列其中。其中,在数字城市百强榜单中,我市居全国第86位、全省第3位;数字经济百强榜单中,我市居全国第93位、全省第4位。 跻身全国数字城市、数字经济双百强的背后,是我市在数字化浪潮中持续发力的态度和决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阜阳”建设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数字阜阳”的实施意见》,成立了高规格的“数字阜阳”建设领导小组,编制“数字阜阳”十四五发展规划,启动城市大脑建设,大力推进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一数一网一云”的基础支撑体系。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G基站2050个,累计完成5G网络基础设施投资7.5576亿元,5G基站数量全省第二。建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电子政务外网,政务外网总接入单位2238家,在省内率先完成IPV6网络改造,电子政务网络承载能力较2019年提升了5倍;市政务云平台174个业务系统实现了“云上应用”。 在此基础上,市数据共享平台构建起人口、企业等城市数据画像体系,建立了全市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空间地理库4个专题库,汇聚了公安、民政、市场监管、公积金等53家单位1227类18.3亿条数据,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困难职工信息核查等34类政务事项提供数据调用服务2617万次,日均接口调用服务8万余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此外,我市在“皖事通办”平台上线17.6万个政务服务事项,上线服务场所2420个,网上办事更加方便快捷。率先完成第一批公积金、社保、医保等6个政务服务事项落地宁波市自助终端,率先上线“安康码”,并实现与电子社保卡、电子健康卡、电子医保凭证的互联互通互认,市县两级9个政务服务中心已全部实现“一码出入”“一码取号”“扫码办事”,全市“一码通办”事项数达6.97万个。 数字化建设在推进我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激发我市经济发展新动能。目前,全市有6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36个省级试点,140余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有17家企业获批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超过300家企业实现“上云”,晋煤中能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基础建设和平台建设位于全省前列。 数字产业也带动了在线经济发展。目前,全市已有17个产品获批信息消费创新产品,3个产品获批省优秀智能硬件产品,11家企业获批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太和县获批省级信息消费示范县,全市信息消费供给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