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来自太和县关集镇魏庄村委会东李村的未庆影和丈夫李运祥在太和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苗为民爱心社志愿者的见证下,在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和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正式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 未庆影今年50岁,丈夫62岁,两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岁多时,未庆影因为一次发烧,导致双腿残疾,再也没有站起来。因为残疾,她历尽了艰难。“作为残疾人,我深知其中的痛苦。”未庆影说,那些看不到光明的人一定更加困难。 去年从媒体上得知捐献遗体器官,不仅能用于医学研究,还能挽救他人性命,特别是眼角膜捐献,能帮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一个想法在未庆影心中悄然滋生。在热心人指导下,她找到太和县苗为民爱心社,向志愿者表达了自己捐献器官和遗体的想法,得到他们的支持。 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未庆影在高兴的同时,又动员丈夫李运祥和自己一起捐献。让她没想到的是,丈夫竟然痛快地答应了。“我也总想着有机会回报社会。”李运祥说,妻子双腿残疾,无法劳动,家庭十分贫困,2017年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政府的关心和照顾下,一家人脱贫。“享受了好政策,我们希望能用这种方式回报社会。”李运祥说。 对于夫妻俩的决定,女儿十分支持。“我正在劝说身边的亲人像我一样,百年后把遗体器官捐献出去。”未庆影说。 当天,太和县苗为民爱心社的志愿者还为此前签订遗体器官捐献的5名志愿者颁发了证书。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