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雨,男,1965年12月生,现任阜阳蓝天救援队队长。曾获评“安徽好人”、第七届安徽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安徽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十佳”、“安徽省对119消防有贡献的人”、“全国第四届119消防奖先进个人”。 提到阜阳蓝天救援队,不少人都耳熟能详。这支民间救援队中,有英俊的小伙,有美丽的姑娘,有不惑之年的学者,有医生、运动员、退伍军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代号,不用真名、不图名利。而这支队伍的队长叫曹春雨,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蓝天老仔”“水上救星”。 2010年,曹春雨成立安徽省第一支民间公益救援队,并把自己发明的老仔钩、捞车锚、竖井救援提升器等装备用于各地救援实践。 危难之中,他永远冲在救援第一线 自救援队建立以来,他带领队员先后参加过青海玉树地震、四川雅安地震、海南威马逊台风、云南鲁甸地震、尼泊尔地震、湖南及江西水灾等各类救援及活动数千次……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召唤,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不管发生怎样的情况,他都从不退缩,冲锋在第一线。 ![]() 图为曹春雨(左)在玉树,图片来源:阜阳蓝天救援队 ![]() 图为曹春雨(右三)在湖南指挥队员抗洪,图片来源:阜阳蓝天救援队 2020年1月21日,安徽省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曹春雨立即组织救援队党支部、队委会召开紧急会议成立抗疫工作组,22日,阜阳市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救援队抗疫工作组迅速调整抗疫宣传方案,组织人员累计采购85台车载喇叭进行宣传,并成立120人的消杀分队,派出专人采购消杀机器和消毒液随时做好消杀准备;26日,当得知医务人员通勤告急时,曹春雨又成立医务人员及防疫物资通勤和运输分队,保障医务人员通勤和发往各医院的防疫物资运输;27日,他组织12名党员、预备党员、退伍军人,及一辆通勤车一辆物资运输车组成的一线保障小组,第一时间进驻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执行任务;28日,43台消杀设备和物资到位,救援队开始与全市其他组织联合开展消杀和社区防控,并配合军分区及政府在防疫卡点进行消杀和执勤…… ![]() 图为曹春雨(中)在调试消杀机器,图片来源:阜阳蓝天救援队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期间,他组织救援队共采购消杀机器43台、宣传喇叭85台、使用酒精约1吨、84消毒原液约2.5吨、一次性雨衣3000套、隔离服50套、一次性手套约3000双、护目镜150个、N95口罩200个、一次性口罩1500个、方便面300箱、饮用水300箱、火腿肠50箱、出动志愿者近7000余人次,总消杀和宣传面积几乎达到阜阳三区全覆盖。 ![]() 图为阜阳蓝天救援队队员在给武汉疫区准备蔬菜,图片来源:阜阳蓝天救援队 而就在疫情形势稍微稳定之时,曹春雨和队员们又投入到抗洪救灾的工作中。“2020年汛期即将来临时,我就分析判断,阜阳已经连续12年没有发洪水,今年遇到汛情的可能性极大,我们要早做准备。”曹春雨带领队员参加防汛抗洪演练、体能、技能专项训练,并对全队防汛装备进行了全面维护保养。 ![]() 图为曹春雨在阜阳市颍上县戴家湖抗洪,图片来源:阜阳蓝天救援队 7月10日,他接到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请求支援任务,凌晨一点就安排队员们从阜阳出发,赶往当地投入到转运灾民的任务中,连续工作了22个小时共转移被困民众367人,转运灾民物资约27船。随后,他和队员们先后参与到六安固镇、合肥同大镇联合村群众转移和庐江水灾现场救援等工作中。7月26日,阜阳颍上戴家湖涵闸发生险情后,曹春雨带领中青应急服务队100多名队员赶赴现场抗洪,他们打坝子,装运沙袋,并利用声呐设备查看水底情况,为科学制定抢险方案提供了详实的数据。与此同时,他还协助合肥消防支队寻找抗洪抢险中被洪水冲走的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同志,最终在7月27日下午1时许,指挥队员找到陈陆遗体……汛期近30天的时间里,曹春雨每天都神经紧绷,统筹安排队员备勤出勤,在他的带领下,阜阳蓝天救援队共转移群众约896人、转运灾民的财产物资约267船、给受困的灾民运送食物约650件、药品100余盒。 ![]() 图为曹春雨(右一)在湖南抗洪,图片来源:阜阳蓝天救援队 如今,除了开展救援行动,曹春雨更多的是开展安全宣传。“救援现场的惨痛场面让我的想法有了很大改变,我觉得‘以防为主、以捞为辅’才能拯救更多的生命。”曹春雨说,从2012年开始,他和队员们都会在高温溺水高发期来临之前,走进校园开展防溺水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几年来,当地校园几乎全覆盖,还把成熟的防溺水宣传模式及教材免费提供给全国各地。为提高群众火灾防范意识,蓝天救援队购置了消防车辆及装备,训练消防技能,联合消防、社区、学校、企业等相关部门,开展多场火灾演练和消防器材使用及基础知识培训。同时,救援队还始终秉持“开放、互助、平等”的公益理念,帮扶全国1000多支公益救援队伍成长发展,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成为中国公益救援组织的标杆和“孵化基地”。 一次经历,让他走上救援之路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这场地震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在千里之外的阜阳,命运也悄然拉出一根红线,将“老仔”的命运牵向遥远的青藏高原。 曹春雨原本是个平凡的生意人,修过摩托车、卖过龙虾,经过几十年的辛苦打拼,成为了本地知名的企业家。玉树地震发生时,他在为自己的新厂房的建设忙碌。隔天从儿子口中得知地震的消息,不知为什么,劳累了一夜的曹春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熬到早上6点多,他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的焦急,爬起来上网看新闻,看到了玉树藏族自治州发布的通告:“需要挖掘机等大型设备。” “这些设备我都有。当时就拨打网页上玉树州秘书长的电话,告诉他们我争取48小时赶到现场。”曹春雨告诉记者,他找自己大哥借来了三台挖掘机,一辆平板拖车。简单收拾后,一行7人踏上去青海的漫漫长路,一路上昼夜不停地赶路,路上遭遇了车辆抛锚等等挫折, 2天3夜后终于赶到了玉树。 到达玉树之后,散落一地的碎石瓦砾、空寂而凌乱的街道……满目疮痍的场景让曹春雨一行人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没来得及休息,他们带着挖掘机风尘仆仆地找到指挥部领取救援任务。 ![]() 图为曹春雨(左一)在玉树,图片来源:阜阳蓝天救援队 “在挖掘牧民局的废墟时,我和救援人员聊天,第一次接触到蓝天救援队这个组织,看到他们专业积极救助幸存者的行动,我深受震撼,当时就暗下决心自己也要成立一个救援队,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曹春雨说,从玉树回家后,他就组建了阜阳蓝天救援队。这支队伍是安徽省首支民间紧急救援队,下设水面救援、抗震抢险、医疗急救组、户外救援(搜救)组、无线电通讯组、装备(后勤)组等多个小组。 技术创新,打造民间水上救援王牌 救援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与其它公益组织有本质上的区别,更体现的是他的专业化。“我当初组建蓝天救援队就是希望用专业的技术真正实现科学救援。”曹春雨说,救援队成立之初,就着力于救援领域的技术研究及探索,经过多年积累,目前,在中国救援领域,曹春雨带领的阜阳蓝天救援队都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他发明的“老仔钩”、“竖井救援提升器”等在救援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 图为曹春雨发明的竖井救援提升器、老仔钩,图片来源:阜阳蓝天救援队 “在接触到专业的救援领域后,我了解到,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因此社会上滋生了‘高价打捞’,甚至‘挟尸要价’的现象,违背了公序良俗,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当时我就萌生了要改变这种现象的想法。”曹春雨说,虽然有着自己的志向,可刚开始他对水上救援一窍不通,但他没有气馁,自学技能、自费培训,甚至还自掏腰包去日本学习,逐步将阜阳蓝天救援队打造成了一支全国闻名的民间水上救援王牌。 初期水域打捞靠人海战,耗时耗力,浪费大量公共资源。他边行动边摸索实验,终于研发出了简单、实用、省力、高效的“老仔钩”系列打捞工具。2013年起,他自筹数百万元,与全国消防体系进行交流,对全国民间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并免费赠送自主研制的“老仔钩”,目前全国民间救援组织基本全覆盖,通过传、帮、带,真正使“挟尸要价”现象基本绝迹。 ![]() 图为曹春雨在培训竖井救援提升器使用方法,图片来源:阜阳蓝天救援队 同样的发明还在竖井救援中诞生。传统的小口径救援靠的是挖,或者是绑绳倒挂,费时费力耗资巨大,影响了救援时效性,同时救援人员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曹春雨通过反复思索和实验研发出“老仔竖井救援提升器”。该器材使用简单,快速、高效解决了传统的小口径竖井救援的难题,更是填补了世界竖井救援领域的空白,目前该装备和技术,在向全国消防体系和救援组织进行免费赠送和传授。 ![]() 图为曹春雨在培训转移伤员,图片来源:阜阳蓝天救援队 “该技术已经在蒙城成功救活八旬老人,山东救活2名两岁左右儿童,阜阳化集成功救活1名一岁半女童,河北保定成功救活1名三岁男童等。”谈到自己的发明,曹春雨自豪地说,目前该器材在国内救援行动中的覆盖率已达到60%,使用率已达80%,成功救出救活坠井者多人。 “接下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政府为主导,以人人能自救、人人能互救为愿景,以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应急人才为使命,进一步充实救援力量,更好地节约公共资源,加大减灾防灾知识普及宣传力度,培养全民应急意识,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曹春雨说,公益行动他会一直在路上。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