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太和城郊老粮仓 体验文创博物馆

2021-6-2 16:33|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394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明智/文 庞诚/摄|来自: 阜阳日报

  今年5月1日,位于太和县沙河西路的粮仓主题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清代郑渡口,青砖古门楼、百年民俗仓、建国初期苏式仓、改革开放基建仓……每座建筑都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记录着沙颍河畔渐行渐远的过往故事。
  
  门楼依旧漕运不再
  
  前段时间,“太和郑渡口老粮仓5月1日对外开放”的消息,引来不少文史爱好者和市民的关注。记者从小在淮河岸边的乡镇粮站长大,家中三代有6口人曾在粮食系统工作,对各式各样的粮仓并不陌生。而郑渡口粮仓的门楼还是第一次见到,自然感到非常新奇。
  
  太和县城地处沙颍河北岸,在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两岸,至今保存着不少以姓氏命名的渡口,“郑渡口”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新中国成立前,水运是平原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界首、太和、阜阳、颍上等县城都依河而建,漕运对当时的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影响巨大。
  
  据《太和县志》记载,郑渡口也叫“郑家埠渡”,明清时期是太和县较大的一个渡口,除粮食运输外,还有食盐、布匹、洋货等其他大宗物品交易。现存的清代古门楼就是固定的交易场所。古门楼坐北朝南,面向南侧的沙颍河郑渡口码头,为清代衙署式两层堂楼式建筑。
  
  民国时期,太和沙颍河畔各码头的航运和造船业较为发达。在郑渡口、旧县、税镇均设有民船运输、货物装卸、运费结算等固定场所,仅郑渡口就常年驻船200多艘。建国后,太和沙颍河沿岸尚有几十家造船厂。1956年成立的“郑渡口船舶修造厂”,有造船工人100多人,可制造轮船、驳船、挂浆机船、帆船等多种船只。
  
  新中国成立后,公路交通日渐兴盛,沙颍河两岸的渡口码头慢慢失去原有功能。郑渡口古门楼,作为粮站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
  
  城郊粮站规制尚存
  
  1954年,阜阳地区先后在水陆运输便利的阜阳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蒙城县、涡阳县和太和县等20余处粮库内,新建了一批苏式仓。太和县的郑渡口、原墙、倪邱,被列为阜阳地区首批重点布设的仓储基地。当时,太和县西三里的古禅堂寺(洪范庵)内遗存有明代桧柏3株、古银杏2株,砍伐后主要用于建桥和郑渡口粮库建设。
  
  据阜阳市政协文史馆馆员李援朝考证,这处老粮库大院整体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官仓结构,南大门与北大门之间,构成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仓房分列于中轴线两侧,为典型的古代粮仓建筑群风格。从现有规制看,应为清代始建,民国沿用,解放后增建了苏式仓和基建仓,老粮仓与南门楼在上世纪不同年代皆有维修。
  
  今年4月底,古门楼完成修缮,一层有两个砖券拱形门洞,是进出粮食和货物的通道。门板厚实,至今保留着原木色,四周包着铁边,透着一种风光不再的威严。东侧耳房有木质楼梯,拾级而上可到二层区域。这里类似于八达岭长城的敌楼,南北两侧各有两个小窗和两个小洞,兼具采光和防御功能。
  
  在老粮库大院南侧、西南侧,原有20多开间、近百米长的砖木架构民式仓房(民俗仓),青砖青瓦,房顶椽子上满铺了青色望砖,具有民国时期典型的皖北建筑风格。
  
  老粮库几经改名,先后被称为城郊粮站、直属库、细阳库、郑渡口粮站等,是太和县规模较大的粮库。2014年弃用前,这里的规范称呼是:太和县细阳粮食收储库郑渡口分库。新中国成立后期建设的大门左右对称,门牌号是“沙河西路28号”。
  
  现存的两栋苏式仓,上尖底宽,砖木结构,内部有三跨两列约30多根桐油浸刷的杉木(松林)立拄、房顶部密布的梁架,及屋顶瓦下全用木板铺就,望板等木构件均用桐油浸泡,至今木质保存良好,修缮后散发出桐油的天然清香。
  
  除苏式仓外,这里还有3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基建仓(房式仓),红砖灰瓦,跨度在12米—16米之间,窗户设半扇联运开关,防虫通风除湿设备齐全,目前保存状况较好。
  
  修缮保护合理开发
  
  老粮站地处太和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内,2014年弃用后一直闲置。2020年12月14日,太和县政府把沙河路城郊粮库列入历史建筑加以保护。当年12月,太和县“老粮仓1956”项目通过太和县发改委审批。2021年2月,老粮仓维修项目开工,目前维修工作已基本完工。
  
  “目前,五个粮仓和古门楼已基本维修完毕,灯光等配套设施已安装到位。”王慧颖是“老粮仓1956”项目负责人,她带领记者参观了中轴线东侧的6号基建仓和8号苏式仓。
  
  一个月前,粮仓当代艺术展在6号仓举行,策展人谢泽是“瓦房”空间设计工作室创建人,在合肥市黄山西路开了一家香榭画廊里。粮仓顶部做了防水处理,木架构全部刷上了桐油,而悬挂画作和照片的内墙却没有粉刷,上面还能清楚看到“堆装线4.1m”的红色大字,以及环绕仓库四周的红线。
  
  “策展人觉得,保留原来的墙面,有利于唤起参观者的怀旧记忆,现在看来的确如此。”王慧颖说,中轴线上的地磅坑被保留下来,现在已经加装上厚玻璃,类似于扬州东关街的城门楼遗址。跨过中轴线,穿过中央广场,是两栋苏式仓。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目之所及全部是满满的时代烙印。
  
  “我们正着手打造郑渡口遗址公园和郑渡口博物馆,目前处于设计阶段。”王慧颖说,他们邀请了阜阳市文博、地方史方面的专家,对主题、规划、布局等进行指导,以还原郑渡口及老粮仓的历史风貌。根据初步规划,这五座粮仓,一个改造成图书馆、一个改造成小型博物馆,其余的三个粮仓,将与北侧的“老粮仓1956”项目一起打造文创基地。
  
  “事实证明,合理利用才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李援朝说,这处老粮库集纳了清末、民国、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多种粮仓形制于一身,与古代的漕运码头相邻,是不可多得的粮仓文化的实物“宝库”,应当开发好、利用好,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