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阜南经开区三宗土地在县政府网站以“标准地”形式挂牌出让,这是继5月25日我市首次使用“标准地”模式出让工业用地后,又一改革新成效。 据介绍,这三宗土地共计149.08亩,分别用于年产5000万双袜类等纺织产品类加工生产项目,年产5100万只机械设备生产、销售类项目和年产2万套高低压配电设备加工生产类项目。 除传统规划指标设定外,区别于普通工业用地出让,“标准地”对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能耗标准、环境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竞买人签署投资承诺协议和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即可开工,大幅缩短了用地审批时间,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奠定基础。 推行“标准地”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当前,市发改委积极引导各方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全市各省级以上开发区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进度,确保年底实现40%以上工业用地通过“标准地”模式出让。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