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多项措施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截至7月11日,全市PM2.5浓度为4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优良天数比例为74.5%,同比增加2%。 今年,我市印发了2021年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加强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监管,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和锅炉炉窑综合治理,指导帮扶全市砖瓦企业对照国家环保标准开展自查和升级改造。 同时,加大施工扬尘源管控,加快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启用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和黑烟抓拍设备,实时抓拍超标排放机动车,督促车主及时维修治理。加快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和编码登记,截至6月,共完成2902辆机械的编码登记工作。 加大烟花爆竹和大盘香禁燃禁放工作力度,2021年农历小年、除夕、春节、元宵节等重点时段期间,组织开展市、区、办事处、社区四级联动、联合执法,划定的禁燃区内基本实现了“零燃放”;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工作,持续保持禁烧高压态势,夏秋两季期间加强禁烧工作督导。 另外,市生态环境局还会同市气象局建立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机制,密切研判空气质量形势,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今年以来,全市共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次;严格落实“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谁损害、谁补偿”,按月对各县市区实施空气质量生态补偿。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