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金链断裂难以投产的“早夭”项目,变成日产16万双医用手套的活力企业,安徽富乐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恢复元气,茁壮成长,离不开阜阳经开区的用心呵护。 受贸易摩擦影响,富乐崴资金链断裂,厂房建成后迟迟未投产。去年底,经过“会诊”,阜阳经开区对这一项目开出定制方案:盘活建成未投产的厂房,招商引资变更股东,适应市场更改业务范围,引进新生产线。 今年4月起,厂房里又热闹起来,近千名工人上岗,20条生产线全线运转,日产16万双医用手套依然供不应求。眼下,阜阳经开区投资促进中心正帮助企业规划二期项目,助力企业健康成长——扩大产能、更新技术、做出品牌。 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近两年,阜阳经开区提出全程真心真意关心项目和企业,建立“妈妈式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终身服务。 “和妈妈带娃‘升级打怪’一样,我们也要按照企业成长发展的逻辑来提供政策和服务。”阜阳经开区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企业初创时,园区提供土地、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发展过程中,帮助解决用工、融资、项目申请等难题;成长壮大后,指导他们做大做强,培育品牌。 抓产业、谋发展,需要懂管理、懂业务的“行家里手”。去年10月,阜阳经开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出击,瞄准装备制造产业链,先后派出上百人次到浙江台州开展招商引资。由于定位精准、宣传有效,很快就与台州玉环凯凌集团等8家企业签订了协议。 “企业初来乍到,需要我们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阜阳经开区投资促进中心项目部负责人宋良策介绍,园区在市民中心专设窗口,全程代办项目前期落户需要的一切手续,提供设施齐全、价格低廉的厂房,水电气改造、厂房装修等也全程有人跟办、督办。 悉心的服务,推动招引项目迅速落地。年产67万套高铁刹车片项目当年实现试生产,年产2万台空压机、300万套汽车配件、高端健身器材项目即将投产,年产300套机电、500套发动机、600万件洁具项目正在装修厂房……这个总投资26亿元的安徽(台州)智能制造产业园在阜阳经开区稳稳起步。 对于站稳脚跟、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企业,阜阳经开区通过开展“四送一服双联”活动,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强化要素保障,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今年4月,阜阳经开区投资促进中心企业服务部了解到,安徽中宇瓷业科技有限公司急需100万元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工作人员立即与银行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获得了100万元的信用贷款,无需抵押、24小时内到账,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针对不同企业“痛点”,开出不同“药方”,“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为企业发展扫清了障碍。企业服务部负责人李新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园区已举办政策宣讲和要素对接会18次,帮助企业梳理解决问题259件。其中,仅金融方面,就为辖区中小企业协调融资贷款总额超2亿元,授信意向3亿元以上,累计为近20家企业纾困解忧。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