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第二届文明家庭葛春梅: 不离不弃 孝老爱亲

2021-1-4 16:04| 编辑: 刘黎 | 查看: 18457| 评论: 0

  
  葛春梅,女,40岁,中共党员,阜阳市临泉县第二中学的思政课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葛春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中,曾获得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阜阳市“三八红旗手标兵”、阜阳市“道德模范”、“阜阳好人”等表彰。
  
  葛春梅家庭曾获得安徽省“最美家庭”、阜阳市“文明家庭”等荣誉。其家庭事迹曾被天津卫视《幸福来敲门》栏目、北京《新京报》、凤凰网安徽等媒体相继报道。
  
  不离不弃  孝老爱亲
  
  2008年3月,葛春梅与相恋六年的爱人李建伟组成了家庭,随着一对双胞胎女儿的降临,这个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然而一切在2009年3月7日这一天被打破,葛春梅的丈夫李建伟突发脑溢血,经医院全力抢救,虽脱离生命危险,却落下了偏瘫、癫痫等后遗症,丧失了劳动能力。
  
  望着病床上昏迷不醒的丈夫和襁褓中的双胞胎女儿,年仅28岁的葛春梅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丈夫手术治疗已花去近十万元,后续还要做康复训练,双胞胎女儿嗷嗷待哺,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落在了她的身上。五年后,丈夫的脑溢血病再次复发,这次葛春梅没有流泪,因为她知道,泪水解决不了问题。她要成为一个刀枪不入的战士,勇敢地和命运搏击。
  
  葛春梅是一个乐观、有担当的人,丈夫从第一次患病后就没有了收入,全靠她每月三千多元的工资支撑着,也就是这每月的三千多块钱,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生活虽然艰苦,却能苦中作乐。
  
  十年如一日,在学校,葛春梅有着最大的课时量,回到家后,她还要照顾生病的丈夫,抚养年幼的双胞胎女儿。为了圆丈夫的“跑马梦”,她和女儿推着轮椅上的丈夫,跑完了临泉县举办的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的亲子组全程。一家人在马拉松精神的鼓舞下,紧紧地团结在一起,风雨同舟、勇往直前。
  
  2016年,葛春梅的公公患脑溢血瘫痪在床,婆婆也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葛春梅一放假就带着丈夫孩子给公婆送去鸡蛋、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在她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两个女儿经常帮她做家务,帮爸爸按摩,陪老人聊天等。就这样,孝老爱亲的家风在两个女儿身上传承下去
  
  助力脱贫  扶贫扶志
  
  葛春梅积极投身于扶贫工作。2017年,她得知滑集镇刘别庄12岁的刘龙骨折住院,家中比较困难,便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到刘龙家走访调查。在临泉县妇联等部门的指导下,葛春梅和其他志愿者多方联系爱心企业、医院、学校,为刘龙提供免费的医疗救助和教育帮扶。三年的持续帮扶,逐步解决了刘家的医疗、就学、就业问题。葛春梅的丈夫李建伟虽行动不便,但也在家里无偿为贫困的孩子补习功课。这个家庭以自己的方式,为脱贫攻坚贡献着力量。
  
  志愿防疫  热心公益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葛春梅主动申请到社区做防疫小网格员,逐户上门登记住户信息、核实小区人员流动情况,严控防疫第一道关口。晚上回到家,她撰写防疫稿件到深夜,稿件共计74篇,撰写典型防疫事迹材料24篇,被市、县级多家媒体转发。
  
  2016年9月,葛春梅参加了团临泉县委组织的“带上老人去旅行”的公益活动。又参加了“接您回家”志愿服务。2017年,她被选为临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三年来,她策划组织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志愿服务100多次,服务时长1195.1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丈夫为老人领读《三字经》,组织开展接收碗筷的公益活动。女儿也主动参加到“亲子环保活动”、“送清凉”、“接您回家”等志愿服务中来。
  
  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生活的不幸并没有消磨掉他们脸上的笑容,反而使他们更懂得感恩。这个家庭夫妻同心、父慈子孝、和睦团结、奉献社会,得到单位和邻里的一致好评。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