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吹响“冲锋号”,共创美好家园

2021-9-7 08:29| 编辑: 刘黎 | 查看: 11296|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汪乐意 通讯员 李敬 高伟

城南新区双清湾沿河游园 记者 王彪 摄


    随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暨国家卫生城市“双创”推进大会的召开,阜阳已吹响了“双创”的“冲锋号”。
  
  从全国文明城市到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从安徽省卫生城市到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我市站在新起点上再出发,拉高标杆、提高标准,奋力奔跑、永不停步,不断充实大美阜阳实力阜阳的内涵,全面提升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打造升级版的“文明城市”
  
  文明是现代城市的显著标志。回首2020年,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阜阳捧回中国城市荣誉中含金量最高的奖项——“全国文明城市”奖牌。阜阳首轮创建、一举创成,正式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阜阳自古就有“善郡”美誉,文明开化较早,文化惇厚润泽,涵养了“管鲍之交”的情谊风范,孕育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精神。阜阳人,有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有着代代传承的精神“密码”。在首创首成的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阜阳人定当继续以“奋进之笔”,书写城市文明的新篇章。
  
  此次,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对全国文明城市的一次全新升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决定,在2021年至2023年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周期中,选取部分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的全国文明城市,先行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典范城市作为文明城市的“升级版”,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具示范性、引领性的文明城市创建典范。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在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基础上,优中择优的结果。”市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与全国文明城市相比,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从评价标准到测评方式都有了许多不同。例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测评中进一步强化了精神文明层面的指标要求和测评权重,内容占比从29%提高到了40%,对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外,强化了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40余项新指标,例如创建工作群众参与率由高于95%提升到要高于98%,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满意度由高于85%提升到要高于95%。还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要高于87.5%、建成区道路面积率要大于1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比原有测评标准增加近30%等等。
  
  共创高水平的“卫生城市”
  
  “通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可以进一步推动阜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健康素养,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市卫健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坚持实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学治理,全民共建共享”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到2023年底实现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目标。
  
  记者了解到,国家卫生城市是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选命名的国家级卫生优秀城市,这是当今我国对一个城市卫生水平综合评价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城市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根据《阜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将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组织开展创卫工作,具体有八大项内容: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重点场所卫生、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这意味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能给市民带来诸多实惠:可以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显著改善,解决交通拥堵、管网跑水、如厕难、噪声扰民、烟尘污染等难题,清除城市脏、乱、差的不卫生现象,打造洁净舒心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可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爆发流行,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可以让人们享受体育健身、基本公共卫生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可以引导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总之,可以使阜阳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市民更健康,城市更加宜居、宜业,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安逸、舒心、幸福。
  
  当然,每一个生活在阜阳这座城市的一分子,都是创建成果的获益者,应当争做创建主人翁、成果维护者、卫生监督者。创建期间,广大市民群众应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自觉摒弃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以及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风尚和卫生习惯,形成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氛围。同时,提高创卫意识,帮助查找和解决创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改进工作,形成人人参与创卫工作,个个争当创卫模范的工作格局。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