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3日从太和县数据资源管理局获悉,该县首批将165项县级办理的社会民生事项和经营性事项,纳入“镇村通办”清单,下沉到32个乡镇(开发区)的310个村(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 太和县清浅镇农民刘庆生打算在镇上开一家“大盘鸡板面馆”。来到镇为民服务中心办事窗口,提交相关材料后,他当场就拿到了“小餐饮信息公示卡”。“以前,需要网上申请、上传材料,或者到县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不懂网上操作,家里距离县城还有40多公里,跑一趟半天时间没了。”刘庆生说,现在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申办完毕。 为让办事群众少跑腿,充分发挥基层为民服务中心作用,太和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协调县人社、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围绕事项下沉工作,推进下沉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目前已梳理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户供养待遇办理、生育登记备案信息、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等第一批政务服务事项共计165项。 “在梳理下沉事项时,我们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群众需求量大、办理频率高、涉及特殊群体的事项入手,推进下放到基层办理。”太和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徐伟介绍,他们还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 当前,在做好首批165个事项下沉镇村的同时,太和县正广泛调研、积极协调,梳理第二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清单。“我们力争做到应放尽放,向打造‘15分钟便民圈’迈进。”徐伟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