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足迹遍乡村 技术精湛把脉惠百姓 ——记阜阳市人民医院 中医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李龙骧
当我们走进临泉县宋集镇卫生院三楼时,李龙骧中医工作室内已经围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从这群白发苍苍的人群中穿过,就可以看到李医生正在细心地为患者在诊脉。李龙骧,现任阜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他为中医世家,四代传承,从小耳闻目染,受中医之熏陶,从孩儿记忆时就深深地爱上中医,立志做一名合格的中医人。
谈工作:大医精诚,继承和发扬中医药 -古来行医济世穷,仁者悬壶沐春风。 李龙骧医师拥有多年的中医基础功底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他致力于中医药学的实践研究,“弘扬中医国粹,要使“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入寻常百姓家。”李龙骧如是说:“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先后主持和参与阜阳市中医药科研立项3项,发表国家级中医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现代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2003年在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期间,大量肝病患者由阜阳市二院转至阜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李龙骧大胆启用传统经方、时方辩证治疗,无1例患者死亡,参与制定了阜阳市人民医院预防非典方药,供中药房免费发放防治,为阻断非典的传播赢得了赞誉。2008年阜阳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李龙骧服从大局,积极响应号召,阜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成立了手足口病应急病区,李龙骧开创下了一夜收治45例患儿的先例,自拟中药方加减合中成药蒲地蓝口服液治疗300余例,疗效较好,无一例患儿加重与死亡,取得了抗击小儿手足口病的胜利。医者仁心,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致尚。2003年、2007年夏季2次李龙骧参加颍上县赛涧乡及王岗镇抗洪救灾医疗救援任务,为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奔走,赢得了阜阳市人民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及认可。谈及这段工作经历,李龙骧感慨地说,中华医学博大精深,中医药学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更合适人民群众急需的医疗方法,因为“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更是普惠群众的医疗方子。 谈到基层:家门口问诊让百姓看得起病,方便群众看病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一直以来,李龙骧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百姓看得起病,更方便群众看病,“为医者,立足杏林,鞠躬一生”。就是要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2019年2月,李龙骧主动请缨,要求到临泉县较偏远的宋集镇卫生院对口支援。临泉县宋集镇卫生院缺少中医,需要建设中医科带动中医学人才;当年3月,李龙骧与阜阳市人民医院医疗队到临泉县宋集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李龙骧任医疗队队长。“时刻谨记市医院领导对我的要求:宋集镇卫生院是我们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唯一的乡镇医院,条件相对艰苦一些,作为医疗队长,带领这一批队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正地扎根基层,把我们医院的医疗新技术及新经验传播给基层。” 到达宋集镇卫生院第二天,李龙骧即投入工作,实地走访调研后发现宋集镇卫生院中医馆中医药基础建设较薄弱,人才匮乏,不能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和在治未病方面的主导作用。李龙骧和宋集镇卫生院中医科主任杨海森医师当即决定在医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在帮扶医院领导支持下,按照计划对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公共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先后开展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及规范、中成药的规范使用、刮痧、拔火罐、三伏贴的安全使用”等培训内容,大大提升了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中医适宜诊疗水平。随后,李龙骧参与指导宋集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制定了中医工作制度及管理规范,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的规范操作、禁忌、不良反应的处理及应急预案等。
听到这个想法后,杨海森医师竖起大拇指,“好”!说干就干,下周就到焦桥村。当李龙骧一行提前来到焦桥村卫生室院内,眼前的一幕让他们为之动容:几十位老年患者早早地在村卫生室等待,其中就有那位上周看病的老人,李医生真的来了!她接连说,想不到,想不到......李医生你们惦记着我们。 由于病人较多,天色渐渐地暗了,村卫生室负责人刘振年医师考虑到夜间行车安全,主动说:李医生你们今天的诊疗工作可以先忙到这吧。李龙骧环顾四周,他看着病人期待的眼神,坚持诊完最后一位病人,此时,屋外已是万家灯火。 在蒲庄村卫生室巡诊时,就诊患者90余人,加上家属、三轮车、电瓶车等,整个大院拥挤不堪,看到一大半病人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村卫生室负责人说:天黑了,明天再看吧!话音刚落,人群开始躁动起来。 李龙骧大声说:请老乡放心,我不走,我要看完最后一位病人,群众一下子安静下来,村卫生室负责人看着坚定而执着的李龙骧,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在刚庄村卫生室巡诊,一位女病人患头痛20余年,遇冷风加重,大夏天也必用头巾裹头出行,曾多次至上级医院检查治疗不愈,对治愈疾病已经失去信心,经李龙骧耐心劝说及先后服中药20余剂头痛消失,病人感激不尽,为表示感谢要送锦旗及红包李龙骧当即婉拒。 老年患者多记忆力差,为了更好的与其交流,李龙骧常把手机号码留给病人,病人对煎药方法、服药后的病情变化情况等都能及时的反馈给李龙骧,对有残疾行动不便的困难家庭患者李龙骧亲自上门进行诊疗。 谈传承:继往开来,将医技带给基层医务人员 -岂关名利分荣路,自有才华作庆霄。 更值得钦佩的是,李龙骧每到一处村卫生室,都鼓励年轻的中医药人员,坚守中医事业,弘扬中医国粹,要使“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进入寻常百姓家,做传承中医人,使自己成为中医(实干型)人才。 “我真诚地希望,有更多的中医药基层医务工作者都能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办实事、出实绩’的中医药传承人。”中医药人应该自强自立,‘敏而好学,格物致知’。我愿意像蜡烛一样,永远为中医药事业奉献光和热,做中医继承、传承、发掘者,争取做一名不负新时代使命的中医人。 让我们中医药人继续为群众的健康,开出合格的“中国处方”。 巩彬 文/摄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