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响洪甸水库,山水相依,河汊纵横。麻埠镇齐山村海岛居民组是该镇唯一四面环水的孤岛,居民分布在东西两座岛上。16年里,一只小船每日来往于两岛之间,这只船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水上120”,船的主人是齐山村唯一的村医余家军。 齐山村海岛居民组共有200多口人,大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以前村民看病要走十几里山路,再划两三个小时的船,才能到镇里卫生院,如果遇上急病、大病很麻烦。”在库区长大的余家军感触最深的,就是乡亲们看病难。 余家军读初中时,有个乡亲被毒蛇咬伤了,由于村里没医生,众人眼睁睁地看着他在送医途中咽气。这件事促使余家军下决心要学医,回来给乡亲们治病。1999年,余家军从六安卫校毕业后回到齐山村,和妻子把家安到了船上,取名“海岛卫生站”。 对于村民的病情,余家军几乎烂熟于心,谁有何种病史,不用病例档案,他随口就能说得出。在村里,居民都亲切地喊他“军子”。 “只要打个电话,军子就过来了。”村民余成历患病无法出门就诊,每次都是余家军驾船上门诊治。余家军不仅没有收过一分钱出诊费,反而看他贫困,减免了不少医药费。 “军子是好人,是亲人啊!”村民詹龙祥多年来和妻子在外打工,2007年的一天,詹龙祥年迈的母亲不慎摔倒在地,头破血流,邻居赶紧给余家军打电话。余家军立刻赶来,在老人身边救助照顾了7个多小时,直到詹龙祥从外地赶回来。此后4年里,余家军每周都会去詹龙祥家给他的父母检查身体,直至詹母去世。 简陋的小船不仅是诊所、病房,也是余家军的“家”,为的就是随时出诊,避免延误治疗。无论阴晴雨雪,还是风急浪高,余家军从不拒绝出诊。一次凌晨出诊,驾船返回的途中他在浓雾里迷失了方向,小船一头撞在大石头上,幸好有船篷阻挡,他才没有被甩出去。 为方便乡亲们医疗报销,余家军向县里申请了6000余元资金,购买开展新农合定点所必需的卫生站门诊网络终端设备。2009年8月,“海岛卫生站”挂上“金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门诊定点单位”的牌匾。从此,村民们可以就近进行新农合报销。 一个人、一条船,16年矢志不渝地守护老百姓的安康。有人曾问余家军,“行医条件这么苦,从未想过离开吗?”他说,“说实话,想过。但我能感受到乡亲们对我的依赖,所以我不能离开。现在,更好地为乡亲们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就是我最高兴的事。”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