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2021年,全市GDP突破三千亿大关,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经济增长先抑后扬 去年,全市GDP突破三千亿大关,达到3071.5亿元,增长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6:37.5:48.9,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GDP增速在一季度、上半年低于全国、全省平均的不利局面下,从第三季度开始扭转,全年分别超过全国、全省平均0.9和0.7个百分点。从主要指标看,21项指标增速取得年度最好位次,12项指标增速进入全省前3位、17项指标进入前6位,20项指标增速较前三季度位次前移。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2.8亿元,增长10.6%,居全省第4位,粮食总产106亿斤,连续8年超百亿斤,稳居全省首位。畜牧业产能加快恢复,肉类总产增长1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4%,高于全省平均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二产结构逐步优化 二产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29.9%,提高0.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比25.6%,提高0.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34个行业大类中7个行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产值超10亿元企业44家,70家“13581”龙头培育工程企业产值增长45.7%。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6.8%,高于全省平均3.8个百分点,进入全省前7位。 三产带动作用突出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9%,高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9.6亿元,居全省第2位,增长21.4%,净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34家。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2%,占GDP比重达到8.1%,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7.9%,居全省第2位。 限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66.2%,限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邮政业务总量增长31.2%,快递业务量增长48.1%,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9.2%。实现进出口总额21.4亿美元,增长28.4%。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在建省重点项目617个,完成投资1374.2亿元,居全省第3位,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2个,中央资金14.3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90个、债券金额159亿元。在重大项目的带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8.7和4.2个百分点。 “双招双引”成效明显 在建总投资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779个,到位资金1279.7亿元,增长31.1%。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79个,到位资金1020.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增长29.3%,居全省第3位。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95个,签约总金额2011.3亿元。加强招才引智,全职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314人,柔性引进179人,遴选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9人,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认定省级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22个。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