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临泉县肉牛饲养量达12.5万头,肉羊饲养量达105.21万只,肉猪饲养量达126.93万头,禽类饲养量达1644.84万只,牛羊肉总产量达10.32万吨…… 得益于养殖、市场、加工闭环产业链,临泉的牛羊肉产业正以良好态势健康发展,昔日农业大县以“中原牧场”的别样身姿,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新“菜篮子”。 牛羊肉产业成为“当家产业” 春节刚过,临泉县经开区内的安徽绿帝食品有限公司就热火朝天地开工了。 “作为全县规模最大的熟牛肉加工企业,安徽绿帝食品每年供应上海市场优质熟牛肉3000多吨,产值1亿多元。”该公司行政总监洪玖州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公司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战略引导和大力帮扶。 临泉的生鲜羊肉主要供应杭州、温州、合肥、黄山等地。比如,临泉县的白山羊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深受江浙市场欢迎,年需求量达1800多吨。 素有“中原牧场”之称的临泉县,是如何成为长三角地区新“菜篮子”的呢? 2019年起,临泉县先后编制实施了《中原牧场战略提升规划》《临泉县肉羊产业发展三年规划》,对肉牛肉羊养殖进行奖补:对存栏能繁母羊200只以上、流转土地50亩以上的,按实际流转费用的40%补贴,每亩每年最高400元,每场每年最高补贴4万元。对新建(扩建)牛舍面积800平方米以上、存栏肉牛100头以上的一次性奖补15万元,每场每年此项最高奖补100万元,全力推进肉牛肉羊产业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示范创建。 依靠人口优势、消费市场和“中原牧场”的响亮品牌,临泉县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在全国影响力较大的养殖加工企业入驻。除了安徽绿帝食品,安徽毅达食品、安徽宝临食品等牛羊肉加工企业纷纷落户临泉,年可屠宰加工肉牛肉羊80万头(只),年产值数亿元。 临泉县还加大对加工项目的扶持力度。对新建畜禽屠宰加工项目,达到亩均投资强度并正常投入生产的,按相关规定给予企业实际固定资产投资相应奖补。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让临泉牛羊肉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家产业。 把企业的事办细办好 作为“中原牧场”,临泉县并没有在养殖、加工、市场贸易的模式下止步,而是引进中原牧场冷鲜城项目,加快冷链物流中心建设步伐。 春节前,在临泉经营多年海鲜、肉类的生意人周显洪将经营地点搬迁至中原牧场冷鲜城。 “第一年租金全免,第二年租金减半……”周显洪说,在“利好”条件的支持下,中原牧场冷鲜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前来抢租。 今年1月10日中原牧场冷鲜城一期正式开园以来,已有200多间商铺启动运营,市场渐渐活跃起来。 据了解,中原牧场冷鲜城是以冷链产业为主题,集冷链物流、冷冻储存、冷鲜交易为一体的冷链产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冷库5万吨、屠宰车间近5000平方米、商业市场10万多平方米,是皖西北地区唯一国家一级5万吨冷链仓储物流中心,犹如一台巨大的“城市冰箱”。 目前,中原牧场冷鲜城二期正在紧张建设当中。项目建成后可容纳经营户500户,预计年产值达6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 项目快速推进,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临泉县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史涛说,依托政策优势,临泉经开区坚持“招进来、留得住、服务好”的发展理念,主动听取企业诉求,建立问题台账,围绕融资、办证、安全环保等突出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细、办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原牧场冷鲜城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满足皖北、江浙沪市场对冷鲜品的需求,进一步丰富长三角百姓的‘菜篮子’。”史涛说,2021年临泉县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名单,临泉的优质羊肉、牛肉正走上全国越来越多的百姓餐桌。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