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提醒身边的“她”提防这些骗局

2022-3-9 09:18| 编辑: 刘黎 | 查看: 81964| 评论: 0|来自: 颍州晚报

      昨日是“三八”节,你可能不知道,一些骗局,女性极易上当。今天我们准备了“防骗指南”,整理总结了几类女性易上当受骗的诈骗手法,教你见招拆招、提防被骗。
  
  ●HPV疫苗预约诈骗案情回顾江苏的小梁收到1069 开头号码发来的短信,称其获得了九价疫苗的预约名额。小梁喜出望外,连忙按照对方的要求关注了公众号,添加了企业二维码名片,后根据对方的提示,支付了预约的三针疫苗和体检费用,总计5000元。可当小梁提出要查看货号时,对方就把她拉黑了,小梁发现被骗,便报了警。
  
  警方提示接种疫苗必须到正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盲目相信“代抢”“代预约”等服务,收到“预约成功”的短信,可打医院电话进行核实。遇到私下交易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网络杀猪盘诈骗
  
  案情回顾浙江的小玲在网络交友平台上结识了一名男网友,对方对她嘘寒问暖,两人越聊越觉得互有好感,便添加了微信确定了恋爱关系。“男友”顺势向小玲推荐一个充值投资平台,称该平台操作简单又能赚钱。小玲欣然同意,起初投资后很快收回了本金并赚了返利钱,尝到甜头的她便不断向平台里充钱。突然某一天,小玲在准备提现时却被告知平台故障无法提现,后联系所谓的“男友”,发现自己被拉黑,损失共计88278.14元。
  
  警方提示网上交友需谨慎,尤其是涉及金钱往来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落入“圈套”;天上不会掉馅饼,以“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引导在网上玩彩票、投资、理财,先给甜头后引导继续加大投入的,百分之百就是骗局。
  
  ●冒充客服诈骗案情回顾2021年6月,山东的万女士接到自称是某快递客服人员的电话,告知其快递因运送时不慎丢失,需要赔付。对方准确报出其购物信息,万女士便信以为真。
  
  随后,对方发来一条含有退款网址的短信,万女士根据弹出来的界面一步步填写了个人资料和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填完后,对方称会在三分钟内退到其填写的银行卡内。但三分钟后,万女士收到的不是返款信息,而是接连不断的支出信息,不一会卡上的15万元都被转走了。对方手机却一直处在关机状态,这时她才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对付冒充商家、客服类诈骗,最好的办法就是到购买商品的官方商家进行核实,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切记正规网络商家退款退货无需事先支付费用,切勿轻信他人提供的网址链接。
  
  ●网络购物诈骗案情回顾小王在刷朋友圈时看到有好友发了几双鞋子的代购,而其中一双正好是她想买但是没买到的。小王评论询问鞋子的信息,随后就有人联系她表示该款鞋子有,但是要从国外运过来,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到货。于是,小王选了几种款式的鞋并付了3000元定金,第二天又付了12000元,几天后又将剩余的5300元鞋款全部付清。半个月后,小王却没有收到鞋子,要求退款,对方也一直没有退,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警方提示在网上购物时务必提高警惕,加强甄别,通过官方正规途径购买。不要轻易给陌生人转账或汇款,特别要警惕“调单、卡单、激活订单”等词语,多为诈骗术语。小编整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