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单元楼,55户、177名居民……”昨日上午,颍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大寺社区大寺街西头,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张亮声音略带嘶哑,安排着封控区内的一些事项。4月5日,根据阜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告(2022年第7号),阜城一些区域划为封控区,大寺街封控区(南至大寺街,西至大寺庙东院墙,东至晋京教育所在楼东墙,北至一人巷第一个连廊)为其中之一。封控区内居民生活物资如何保障?生活秩序怎样?记者进行了采访。 工作人员核查核酸采集登记表 备好物资,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 4月5日9时许,正在核酸检测现场忙碌的张亮,接到鼓楼办事处临时通知,大寺街部分路段划为封控区。放下电话,他随即安排社区人员一家一户摸查封控区情况:3个单元楼,177名居民,5名60岁以上老人,没有孕妇…… 除了摸底排查,社区第一时间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177名居民逐一通知到位,有任何事情随时都可以拨打热线服务电话,不论是生活物资还是送药上门,只要居民有需要,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为他们解决。” “居民之前就准备了不少生活物资,封控后我们还没有收到居民申请物资配送的需求。”张亮说,社区准备了1000份口罩,50斤消毒酒精,同时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及时为封控区居民提供健康宣传、心理疏导、卫生保洁等服务。 “目前封控区内秩序良好,也特别感谢居民的支持与配合。”张亮告诉记者,微信群里一有“任务”,第一时间就会有人“接单”,24小时值班为居民提供服务。 “红马甲”“大白”服务不打烊 大寺街与鹿祠街交汇处,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大白”“红马甲”和忙碌的社工。其中,一个人的身影显得尤为特殊——58岁的李建军,左臂残疾,一直在用右手登记信息、搬运物品。 身患二级残疾,却第一时间报名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强烈请求加入志愿者队伍,李建军一再强调:“我可以做很多事情,不会给大家添麻烦。”从4月5日清晨接到通知,到达大寺街疫情防控点,李建军就未离开,和多名“红马甲”“大白”一起进行核酸检测现场维护秩序、搬运物品、登记信息等。 4月5日当晚,李建军与其他几名志愿者还留守防控点,实现志愿服务不打烊。 家里有“粮”,心中不慌 91岁的奶奶、父母及10岁的女儿,家住一人巷商业街418户的刘亚迪一家五口,正处于颍州区大寺街封控区内。昨日,记者电话连线刘亚迪,听他讲述封控区内的日常生活。 记者通过视频连线刘亚迪时,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家冰箱内满满的“囤粮”:鸡蛋、新鲜蔬菜、鱼、猪肉、速冻饺子……冰箱几乎塞得满满的。刘亚迪告诉记者,这些生活物资有些是家人之前采购的,有些是接到封控通知后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的,“这些东西够吃一个多星期的。” “接到封控通知后,其实也没有多紧张,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建了微信群,把我们这一栋楼居民都拉进去了,告诉大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联系他们。”刘亚迪说,当天“大白”还上门给他们做了核酸检测采样。“很多工作人员忙碌到深夜,我们要好好配合他们。”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