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临泉高楼是个唢呐村

2022-6-16 09:17| 编辑: 刘黎 | 查看: 5801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 通讯员 朱明初/文 记者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有1/4村民专业吹唢呐、60多个班子

周末,孩子们在村口练习唢呐。

      如果看过电影《百鸟朝凤》,一定不会忘记里面响彻山谷的唢呐声。
  
  而在临泉县瓦店镇肖坡行政村,就有一个“唢呐村”——高楼自然村。
  
  全村1600多人,约四分之一的村民是专业吹唢呐的,唢呐演艺班子60多个;一年一个班子能接二三百场演出,一场演出费用上千元甚至数千元……
  
  这是一个被唢呐声萦绕的村子,几乎人人都能吹上两口,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
  
  这是一个靠吹唢呐带动就业、增收致富的村子,还有外地人慕名来学艺。
  
  日前,记者“寻声”走进该村子,倾听唢呐声声背后的故事。
  
  一名传人
  
  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如今是第10代
  
  走进高楼村,老远就能听到村中传来时断时续的唢呐声,向来访者提醒:“唢呐村”到了。
  
  今年36岁的黄磊,是高楼村黄家唢呐班的第10代传承人,同时还是临泉唢呐县级非遗传人,安徽皖派唢呐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
  
  很小,黄磊就知道,自家的唢呐传承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
  
  而根据临泉县志记载,黄家唢呐班的始祖为黄德广,当时他与河南汝州艺人包德昌组合的唢呐班,曾流传着 “南包吹悲剧观众落泪,北黄吹喜调笑出眼泪”说法。
  
  在黄磊记忆中,自己是在父亲的唢呐声中长大。“那时,唢呐是乡亲们谋生的手段。”长辈向他描述,父亲和乡邻曾凭借一把唢呐、一口碗外出讨饭。
  
  9岁那年,黄磊参加县里的唢呐会演时,有位音乐教师找到他的父亲:“你家孩子乐感这么好,不去系统学习可惜了!”在那位老师的牵线下,1997年,黄磊被送到北京的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跟随中国音乐学院教师侯艳秋学习乐理知识。
  
  这段求学经历,对黄磊来说弥足珍贵,“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开始向真正的音乐人转变”。
  
  2002年,黄磊进入广东某音乐团做键盘手。期间,他与同村的张丽相恋、结婚。2017年,夫妇俩返回家乡,开始组建唢呐班子接商演。
  
  一个家族
  
  历经3代,组建10个班子
  
  “在俺们村,不存在唢呐扰民。”蹲坐在村头树荫下的村民张天营,微闭双眼,惬意地倾听着不时响起的唢呐声。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张天营最大的爱好就是吹唢呐,有点遗憾的是,自己技艺有限,没能像村里的“唢呐世家”那样“吹出来”。
  
  高楼村有三大唢呐传承世家,除了黄家,还有张丽的娘家张家唢呐和杨京福的杨家唢呐。
  
  其中,杨家唢呐已历经三代,瓦店镇唢呐协会会长杨京福为第二代传人。在他的精心调教下,第三代传人杨双华、杨拿拿、杨亮华、杨龙龙等青出于蓝,还成立了曲剧团、豫剧团。
  
  由于技艺精湛,人口众多,杨家组建班子多达10个,“有的夫妻俩就成一个班子”。
  
  一间教室
  
  有山东、四川学生前来学艺
  
  如今,步入黄磊家的小院,唢呐声此起彼伏。小院一侧的几间平房,便是黄磊的弟子们学艺教室。黄磊除了节假日的商业演出,更多时间则留在家里,和妻子一起辅导周边孩子们学习唢呐。
  
  “很多时候,传统唢呐艺人会吹会演,但不会说,更不会教。”黄磊说,相比较而言,自己掌握一些理论知识。
  
  2018年,随着知名度提升,周边乡亲及多地的唢呐艺人,将子女送来拜师学艺,最远的学生来自山东、四川等地。“现在受疫情影响,一些外地学生没有来。”
  
  同村的18岁的女孩刘梦宇和弟弟刘广广来此学艺两年了。“从小就喜欢听爸妈吹唢呐。”在刘梦宇记忆中,从爷爷那辈就开始吹唢呐,她和弟弟学习不太好,决定学习唢呐演奏后,父母也很支持。
  
  家住颍泉区的男孩李泽也在此学艺。他的父亲也是位民间唢呐艺人,在一次唢呐会演中见识到黄磊的技艺,便将儿子送到这里学习。
  
  一条经济链
  
  以艺术文化为推手助力乡村振兴
  
  肖坡村党总支书记肖海东介绍,高楼村有1600多人,专业吹唢呐的便占了约四分之一。“很多家庭都组建了演艺班子,拥有两到三个班子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肖海东说,这些以唢呐为主的演艺,成了很多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据黄磊了解,村里的班子演出每场在1000至2000元之间,赶上腊月时节,每场甚至达到5000至6000元。“一个班子一年能接200余场演出,比较出名的每年都在300场上下。”
  
  黄磊告诉记者,和很多传统技艺一样,高楼村的唢呐以前也有很强的门户之见:不传外人,传媳不传女,传徒不传尽。改革开放后,在政府鼓励引导下,只要爱好,就不吝赐教,从而促使唢呐队伍不断壮大。
  
  肖坡村包村干部、瓦店镇副镇长杨兵介绍,当地党委、政府十分关注高楼唢呐专业村的发展。从2009起,高楼唢呐便从未缺席历届山羊文化美食节文化活动;2015年,村民参加阜阳市首届唢呐比赛取得优秀奖;2021年,126位村民作为唢呐手参加由市文化馆举办的《百呐庆党生》活动,赢得赞誉。
  
  杨兵说,肖坡村现有家具生产厂、手工艺编织厂,及山羊、生猪、黄牛专业养殖场,发展势头强劲。“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村里产业发展渠道多种多样。在文化产业方面,高楼自然村唢呐文化艺术,更是带动众多群众就业。”
  
  目前,高楼唢呐已成为村子的一张名片,村里还建起了唢呐文化广场。他希望,能以高楼唢呐艺术文化为推手,在全镇营造浓郁的文化活动氛围,引领各村为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