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张海燕从安徽省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从警26年来,她始终扎根基层一线。任刑警中队指导员时,她抓逃犯、出现场、破案件,成了颍东公安有名的“女汉子”。担任户籍民警后,她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受到全省通报表扬,被评为“全省杰出人民警察”,荣立个人二等功。2017年,她担任基层派出所所长,从基层业务学起、从纪律作风抓起、从自身模范做起,受到百姓称赞。2019年,她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十大爱民模范”,被公安部记个人一等功。今年5月,她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 近日,记者专访了她—— “二次回访法” 作为经验被推广 记者:首先祝贺你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公安工作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作为基层派出所负责人,工作中,你有哪些难忘的事? 张海燕:2017年,我被任命为枣庄派出所所长后,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走访群众,努力解决百姓遇到的难题。 一次,我走访得知,辖区村民李某的爱人是精神病患者,离家出走后下落不明,一个年幼的女儿身患重病。因母亲不在家,女儿不能入户,医保也无法办理。李某家庭经济本就不宽裕,为了给孩子治病,已是负债累累。我详细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司法鉴定部门为他们父女俩做亲子鉴定,协调民政部门免除鉴定费用,最终为孩子入了户口、办了医保,让这个艰难的家庭有了保障和希望。 2020年11月,居民王某与妻子因感情问题闹矛盾,将10斤柴油倒入妻子卧室。在紧急妥善处置警情、依法行政拘留王某后,我认为,执法既要有力度,又要有温度。此后,我多次到王某家中走访,与王某及其妻子沟通,最终使二人重归于好,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5年来,我为辖区20余对矛盾较大的夫妻化解了矛盾。 记者:你探索推行的“二次回访法”,在群众中评价很高。什么是“二次回访法”? 张海燕:“二次回访法”,是我到枣庄派出所后探索的一个工作方法:一是在现场处警结束时,当场向涉事群众进行口头回访,征求群众对处警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在当日内由所里值班人员通过电话再次回访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有效解决了当事人现场不敢说真话,或碍于面子不好反映真实想法等难题。如果第二次电话回访,当事人提出疑议,由所领导带队登门再次沟通解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做到当事人基本满意。2018年,“二次回访法”作为经验,被颍东公安分局推广。 “老张调解室” 成为群众称道的“金字招牌” 记者:据了解,基层派出所的接警量较大,矛盾纠纷类警情占了接警量的近三分之一。小矛盾不及时化解,就会积累发展成大矛盾,成为基层不稳定因素。对此,你是怎样考虑,又是如何做的? 张海燕:正如你所说,在基层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每个基层派出所都面临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带领所内人员借力发力,利用群众力量,形成社会综合治理的合力。2017年12月,枣庄成立了以镇党委和政府为主导、派出所牵头、各部门联动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老张调解室”,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镇党委、政府聘请专职调解人员,常驻调解室开展工作。调解室与各村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相互配合,形成横向网格化管理。调解室又与法庭联动,在调解室内设立“庭所联动点”,共同做好宣传、调解、审判工作。这套机制的建立和实行,使公安机关在调解矛盾纠纷工作上既少花精力,又能让群众满意。 记者:“老张调解室”成立以来,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有什么样的典型案例吗? 张海燕:比如,辖区张某与罗某两家因修路问题产生纠纷,经村委会多次调解未果。罗某更是扬言上访等。我引导双方通过诉讼解决问题,邀请正午法庭在“老张调解室”开庭审理此案,最终使双方和解,避免了恶性案件的发生。 2019年5月,蒋楼村前海孜二十几户村民因土地纠纷和占地费用问题发生严重争执,一方将挖掘机堵住对方大门,一方砸坏挖掘机玻璃,互不相让。我亲自带队组成专班,经过反复细致的工作,4次组织调解,纠纷最终得以化解。 如今,“老张调解室”已成为群众称道的“金字招牌”,成功调解纠纷400余起,接待咨询群众3000余人,真正践行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 既要注重“治”还要注重“防” 记者:我省公安机关已连续多年开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群众生活平安幸福和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方面,你是怎么做的? 张海燕:保一方平安,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是我们公安机关的职责。在这方面,我们不光注重“治”,还注重“防”。 我镇宁桥村地理相对偏僻,以前侵财类案件多发。我组织成立了宁桥警务室,采用“传统+科技”的方式,一方面将宁桥划分为23个网格,安装了16路视频监控,搭建了视频巡查平台,实行网格化智能管理;另一方面,组建了宁桥“铜锣义警”巡逻队开展治安防控,有效降低了侵财案件发案率,也缓解了派出所的压力,实现农村社区警务管理新模式。自警务室成立以来,宁桥村侵财类案件大幅下降,由当时的案件高发村变为群众满意的平安村。 2020年秋季,王庄村发生了一起恶性案件,附近居民惶惶不安。我们接警后立即开展现场走访和摸排工作,附近邻居怕惹事,都缄口不言。我就带领民警一家家耐心走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通过一个细节锁定犯罪嫌疑人李某,并和同事在案发现场将正欲逃跑的李某及时抓获,协助刑警队24小时内破获该恶性案件,安定了广大村民的心。 为了使辖区孩子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我担任了枣庄中学法治副校长,定期为学生上法治课、组织校园反恐应急演练,增强了师生的反恐应急能力。 记者:你从警以来,获得了很多荣誉,特别是前不久你又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你怎样看待这些荣誉? 张海燕:百姓的事大如天。近年来,我获得了一些荣誉,我感受更多的是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倍加努力,像高尔基散文诗中的海燕一样:不畏艰险,迎风飞翔,继续用忠诚守卫一方土地,用热情服务一方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示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