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市最低气温29℃,最高气温37.3℃。昨日最低气温28.3℃,8时30分,气象部门再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告知24小时内阜城及三区的插花、正午、老庙等大部分乡镇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白天高温,夜间“蒸煮”,热力持续一整天,让人直呼“热不起”。受副热带高压势力影响,强大的下沉气流几乎让所有的云系荡然无存。在烈日的炙烤下,白天气温迅速上升。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三天,我市仍处于高温“蒸煮”状态,最高气温37℃左右。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暴雨过程多,局地灾害影响重。华北黄淮等地则经历了持续高温过程,河北灵寿甚至出现44.2℃的气温。许多人不禁要问,今年夏天怎么了?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6月13日至26日,我国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超过35℃的高温覆盖国土面积达343.9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6亿人。 对此,气象专家表示,造成此次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地区处于强大的暖性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一方面造成下沉增温,一方面有利于出现晴空辐射增温,加之大气干燥,白天地面受太阳辐射影响,升温迅速。此环流形势稳定维持,导致北方大部地区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 此次高温天气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受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影响,未来高温天气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不少地方气温突破40℃,酷热难耐。 中国天气网则指出,北非-伊朗高压会向东发展和大陆高压连成一片,在我国西部高原形成一个异常强的暖高压。未来,北非-伊朗高压和大陆高压,甚至有可能再和副热带高压连成一体,导致大范围的高温出现。考虑未来副热带高压保持强势,这轮高温暂时还看不到尽头。 不过,受东北冷涡影响,16日起全市多降水天气,高温天气暂时得以缓解,降水时可能伴有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局地强对流天气。 高温“超长待机”,公众需及时补水防中暑,出现恶心、头晕等中暑前兆需及时转移至阴凉处。重度中暑又称“热射病”,可致人死亡,不能小觑。 今起三天天气预报 7月14日:多云,29~37℃,西南风3~4级 7月15日:多云,28~37℃,西风3~4级 7月16日:多云到阴,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28~34℃,东南风3~4级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