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他永远是阜阳儿女的骄傲

2022-7-19 09:09|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4722|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白阳|来自: 颍州晚报

  7月盛夏,注定是个缅怀的季节。
  
  此刻,如果按下时光机,就能回到75年前的那个7月——
  
  炮声轰隆隆,攻城战斗打响。战斗中,27岁的王克勤被弹片击中,却仍奋勇登城……最终,因失血过多牺牲。
  
  “他永远是阜阳儿女的骄傲,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典范; 他的精神是历史长河中留给阜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会把英雄的事迹讲给同学、亲友,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王克勤的故事,继承、发扬英雄精神。”
  
  近日,安徽省党史学会理事、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梁杰,阜阳市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成员、阜阳师范大学教授房正宏,人民英模王克勤研究祝涛工作室的祝涛等专家学者和清华大学等高校学子齐聚一堂,举行了纪念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王克勤牺牲75周年座谈会,缅怀追忆王克勤,学习他心向光明、坚守信念、攻坚克难的精神。
  
  从穷苦娃到战斗英雄
  
  “王克勤1920年出生于阜阳一个贫寒的家庭,十几岁便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阜阳市企业家联合会秘书长祝涛,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王克勤精神、事迹的研究、宣传,还成立了人民英模王克勤研究祝涛工作室。
  
  对于王克勤的故事,祝涛“如数家珍”。
  
  王克勤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在他13岁那年,父亲因不堪地主压迫,含恨离世。随后,王克勤和弟弟跟着母亲四处乞讨为生。
  
  19岁时,王克勤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壮丁。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被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机枪射手。王克勤技术出众,经验丰富,闭上眼睛也能把机枪迅速地拆卸安装起来。1946年7月的一次战斗中,王克勤勇猛冲杀,荣立三等功。同年9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升任班长。
  
  当班长后,他总结在练兵、行军作战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以创造互助小组的方式,在全班开展“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活动。活动成效显著,很快在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中被推广,称为“王克勤运动”。
  
  “从1946年6月解放战争开始,王克勤杀敌232人,俘虏14人,先后立功9次,是当之无愧的战斗英雄!”祝涛说。
  
  被弹片击中后仍坚持战斗
  
  “1946年10月,巨野战役打响,王克勤所在的第52团1营于10月5日夜占领徐庄,并奉命坚守。6日,国民党整编第11师集中兵力向徐庄猛攻。战斗打了整整一天,对方向徐庄发射炮弹2500多发。王克勤带领全班战士打退对方10余次进攻,硬是像钉子一样坚守在阵地上,创造了毙伤敌人123名、自己无一伤亡的奇迹。”说到王克勤战场上的神勇,安徽省党史学会理事、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梁杰慷慨激昂。
  
  梁杰介绍,1947年7月5日拂晓,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包围了定陶县城,准备歼灭定陶守军153旅,王克勤所在的1营1连担负突击任务。当年7月10日,攻城战斗打响,王克勤因中暑已几天没吃得下饭,营、连干部都劝他留守后方。但谁也劝不下王克勤,他带领战士顺着交通沟进入到前沿堑壕隐蔽下来,选好冲锋道路。战斗打响,定陶城墙在我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开了缺口,王克勤带领战士们快速冲到城墙缺口下。架好云梯后,他第一个冲上梯子。战斗中,王克勤不幸被弹片击中,仍坚持指挥战斗奋勇登城。7月11日凌晨,王克勤因失血过多牺牲,年仅27岁……
  
  那一战,攻城部队全歼定陶守敌4300余人,攻占定陶县城。
  
  英雄的精神薪火相传
  
  解放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王克勤的事迹却没有被忘记。
  
  1997年,王克勤运动50周年时,南京军区隆重开展了纪念活动,出版了《王克勤运动》一书,以此缅怀伟大的人民英雄王克勤烈士。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王克勤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国家大阅兵,以王克勤的名字命名的王克勤排战旗,穿越历史时空,飘扬在天安门广场……
  
  如今,位于颍州区颍州南路668号的阜阳烈士纪念馆,每天都会迎来大批参观学习的人,里面也展示着王克勤等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
  
  全面脱贫走向振兴,走进“高铁时代”,还成功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涌现出众多“中国好人”“道德模范”……近年来,英雄王克勤的家乡阜阳,处处焕发生机。英雄的事迹也走进阜阳的学校、企业、社区……薪火相传,代代讴歌。
  
  近日,正值王克勤牺牲75周年,多部门专家学者及清华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学子齐聚一堂,举行了纪念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王克勤牺牲75周年座谈会,缅怀追忆王克勤,学习他的精神。
  
  在阜阳市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成员、阜阳师范大学教授房正宏看来,王克勤是阜阳热土走出去的杀敌英雄、爱民爱兵模范,永远是我们阜阳儿女的骄傲,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典范;他的精神是历史长河中留给阜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创立的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运动’,对推动阜阳新时期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对英雄的追忆与缅怀,体现出的是我们对于民族记忆的珍视、对人民英雄的敬重和对国家的挚爱。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将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行的伟大力量。”会上,清华大学学生郑宏林了解王克勤事迹后深受鼓舞。
  
  来自安徽大学的祝冰晶也感触颇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会把英雄的事迹讲给同学、亲友,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王克勤的故事,继承、发扬英雄精神。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