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让绿色成为阜阳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2-9-5 09:01| 编辑: 刘黎 | 查看: 15998| 评论: 0|原作者: 楚楠楠|来自: 颍州晚报

《阜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

 “河小青”青年志愿者在泉河岸边义务清理垃圾,保护家乡生态环境。颍州晚报记者 王彪 摄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阜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加快建设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阜阳新篇章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
  
  “十三五”时期生态建设成绩
  
  《规划》指出,“十三五” 时期,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效显著,产业转型和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2020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4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1.9%;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100%达标,优良比例由2016年的20%提高到2020年的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连续多年达标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1%,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20.1%,湿地保护率达49%,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约2.44%,全市生态系统结构和格局基本稳定,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公众生态环境质量满意率达到89.88%。
  
  完成阜城水系综合整治(含22条黑臭水体治理)PPP项目,实现污水纳污进管和活水自清自流“两个全覆盖”,达到“长制久清”标准。完成198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98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和146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5万吨/天。
  
  在交通大气污染控制方面,提前实施轻型机动车国VI排放标准;出台涉疫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措施6项,安全处置新冠防疫类医废159.9吨;建成天然气长输管道288公里,全市天然气环形管网布局已初步形成。
  
  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更加和谐,逐步形成“绿色、共享、高效、低耗”生产生活方式。
  
  绿色低碳发展格局总体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产业结构布局持续优化,绿色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一步拓宽,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稳步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优良天数比率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水生态功能初步恢复,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达到92.3%,基本消除劣V类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
  
  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有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全面推进,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更加巩固,生物安全与生态风险防范水平显著提高,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全面提高。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展望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阜阳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未来生态建设十二项重点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明确了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实施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固体废物重金属污染环境治理等十二项重点任务。
  
  在改善生态环境上,实施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持续推进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开展市级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核查工作。编制并实施全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有序科学“减碳”,确保2030年前全市碳达峰目标实现。
  
  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方面,定期考核并公布大气环境质量信息。推动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持续下降,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并力争有所下降。增加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到2025年,完成省下达的细颗粒物(PM2.5)浓度指标。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治理,强化分区分时分类的差异化和精细化协同管控。
  
  在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加强水生植被恢复、自然湿地恢复、水体及岸边的污染源整治、沿岸截污、疏浚清淤、垃圾清理等。巩固阜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开展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推进界首市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太和县城区主要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含黑臭水体治理)、临泉县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等工程建设,基本消除县城黑臭水体。
  
  通过《规划》,未来我市将努力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成为美好阜阳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