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把握人民至上内涵,求真务实廉洁执政

2022-8-31 10:00| 编辑: 刘黎 | 查看: 4597| 评论: 0|来自: 阜阳日报

      一、人民至上的基本内涵与价值理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中写明了: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人民至上指的是人民是社会共同体中至高无上的主体、主人,拥有一切国家权力,任何群体、组织、机构都不能超越人民的地位,不能与人民拥有相同权力。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进程中始终把人民至上确立为根本价值理念并加以实践,它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奋斗目标,更是执政党与国家根本原则。
  
  在我们治超执法工作中,从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到执法为民,处处体现着人民至上的理念。因为执法的目的是维护法律的尊严,同时也是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二、廉洁执政是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廉洁执政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党的“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这就意味着执政者必须恪守“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执政理念和道德情操,心中才能装下人民,才能真正做到人民至上。
  
  “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让我们对工作中廉洁执政、为民执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纵观一切腐败案例,无不与公权私用、作风败坏有关。当一个党员干部公私不分,以权谋私的时候,那么他必然会滑向腐败的深渊。当一个党员干部心中没有人民至上的理念的时候,那么他与“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宗旨已完全背道而驰。
  
  廉洁执政需要常态下的自我拷问与自我反省。拷问自身的不足,反省自己的错误,才会真正想到为民谋得了什么,为民贡献了什么,民众获得了什么。一旦缺失这种自我拷问与反省,我们将是无为而无所不为,有为而不知无所为。
  
  有了这种精神的反省,我们才会时刻牢记廉洁自律,有了这种精神的拷问,我们才会不断提升个人的精神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个缺失无私与奉献精神、丧失“艰苦朴素,廉洁奉公”道德情操的党员干部,他们是做不到人民至上的。
  
  在治超战线上,在我们执法队伍的廉政建设上,需要引入这种精神的拷问与反省,从而树立人民至上的执法理念,建立防腐拒变的防线,杜绝“充当黄牛、私放人情车”等一切贪腐行为的发生,我们的执法队伍才能做到秉公执法,廉洁执法。
  
  三、勤政务实是人民至上的根本草不侍则败,事不劳则无获。恪尽职守,勤于政事,求真务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法宝,也是人民至上的根本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党员干部要迎难而上,夯实理论基础,勇于担当责任,坚持勤政务实,树立廉洁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勤政务实,正是以人民至上为出发点的。勤察则少失,勤于问政,勤于问民,才能及时了解民众所想,及时了解民众所需,才能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凝聚力量。
  
  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的工作作风,他曾经走遍了浙江全部县市区,他用脚步丈量肩上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中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青年人应当务实实干,青年干部更应该做实干‘干’部。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
  
  唯有勤政务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唯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真正做到求真务实,廉洁执政。
  
  我们在治超执法工作中,也要秉承勤政务实、人民至上的理念。深入一线调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以普法宣传为主要抓手,营造和谐关系,大力推行科技治超,加强源头治理,深化区域联动机制,标本兼治,确保道路运输安全,为人民群众创造优良的出行环境。
  
  (阜阳市国道105南照超限超载检测站 顾晓霖)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