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络中国节·端午】“名片”擦亮 流韵生香

2023-6-14 10:46| 编辑: 刘黎 | 查看: 6916| 评论: 0|原作者: 通讯员 张建春|来自: 中安在线

  日前,2023年合肥市龙舟公开赛(肥西官亭站)暨肥西县首届端午龙舟赛在肥西县官亭林海丰祥湖举行。记者 温沁 摄

近日,游客乘坐游船在肥西县三河古镇景区游玩。通讯员 徐勇 摄

  崇古开新,古今交融;工笔描绘,山水相映。走进肥西的古韵、绿韵、水韵里,感受历史遗存在守根护脉中擦亮“明珠”、江淮气韵在守正创新中生动表达。

  一山、一河、一镇、一庄、一圩、一湖、一带、一廊,“八个一”无疑是肥西最抢眼、最出彩的地方文脉风情标识,它们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氤氲散发流光溢彩的地域文化,逸动无形的古韵新风,塑造生动的文旅口碑。一山为紫蓬山,一河为古老的派河,一镇为三河镇,一庄为小井庄,一圩为刘老圩,一湖为巢湖,一带为环紫蓬山民宿带,一廊为荷香长廊。崇古开新,古今交融;工笔描绘,山水相映。让我们走进肥西的古意、绿情、水韵里,感受历史遗存在守根护脉中擦亮“明珠”、江淮气韵在守正创新中生动表达。

  古韵

  崇光焕彩新时代

  肥西的古韵,在古镇三河升腾。这里是水乡古镇,历史文化名镇,军事重镇,有记载、有传说、有遗存。连美食也透着古意。如“蒸杂鱼”,古法的网捕上活泼的鱼,一锅蒸了,包容杂烩,鱼色各异,却调和出独特统一的鲜美。绿杨荫里,阁影摇波,虹桥飞架,河水凝碧,美食飘香,居民摇动古意盎然的鹅毛扇,抖落的风带着荇草的香气,与幽香的文化故事融汇成一气。

  道不尽的三河“古”,渗透在骨子里,流淌在经络里。古镇化作文采荟萃的旅游名片,“江淮第一名镇”的美誉在游客的口中心中传递。

  三河镇氤氲出的古意和肥西山水、圩堡的古意是交织着的。肥西多墩,墩墩守望,它们是古城池、烟火台、庄台、古墓的遗留,也是肥西众多淮军圩堡的前身。其间的淮军圩堡文化在全国独一无二,大潜山房(刘老圩)、周老圩、张老圩、唐五房圩声名远扬,其形态、品质、审美极具江淮特质,融汇安徽南北建筑文化的灵秀与粗犷,潜藏刘铭传、张树声、周盛传、唐定奎等历史人物的风云故事。走入古朴的圩堡,历史的深沉厚重、幽微曲折的气象扑面而来、让人心动。刘铭传痛击法军保台湾,唐定奎智斗日寇护台湾,浩气长存,荡气回肠。现如今,刘铭传故居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以它为代表的淮军圩堡文化游成为肥西声名日彰特色旅游线路。

  让更多历史文化记忆融入城市发展,肥西的古韵在拓展。上派镇东的古埂遗址,是我省首次发现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彰显了六千多年前老祖宗逐水而居的一缕文明曙光,遗址已建成湿地公园,汇入当代生活。在这个市民休闲打卡的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莲荷盛开的日子,荷叶滴露,荷风送爽,江淮大运河擦着古埂遗址流过,城市沿河成长,古意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丰富城市肌理,培育人文情怀。

  在肥西,古韵俯拾即是,山南、长镇、新仓、丰乐、刘河、聚星、柿树、紫蓬……一个个历史文脉浸泡的地方儿,历史遗存物质形态的保护,融合人文环境、自然景观,老树开新枝,不经意间就长出一片令人流连忘返的精彩与蓬勃。

  绿韵

  休闲游底蕴所在

  绿色是肥西无处不在的颜色,赏花悦木到肥西。多姿多彩的花卉苗木,正密密匝匝地诉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农文旅融合生态富民故事。

  绵延的紫蓬山是绿色的窠臼,这座江淮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数百棵百年以上的麻栎树,日日展现别样的沧桑与蓬勃。紫蓬山的绿向周边漫延,古老的圩堡载满了绿色,位于江淮分水岭脊背的官亭生态园绿浪轻漪,四季花繁,还原着田园最为原始的恬然姿态。

  把水留住,一直是江淮分水岭上人的梦想,这个梦想被绿色实现了,官亭生态园风景这边独好,南苗北苗竞相生长,南果北果硕果累累,贫瘠水土转成了一方福地,成了人们休闲打卡的4A级景区。

  荷香廊道,从丰乐圩区到山南岗地,由一道道荷绿相连。丰乐的荷,绵延万亩,莲叶接天,成就大开大合、辽远开阔的绿色产业。山南的荷,由小井庄、长庄、兴庄“三庄联动”布局,将改革文化、廉洁文化、民俗文化结合在一起,铺就情理映衬、起伏有致的文化景观。荷香廊道的荷,实实在在、不断生发、引流圈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彰显。张扬的绿色旗帜下,聚拢了二百多种肥西瓜果,肥西乡村游,正不断增添清新甜美的休闲文化底蕴。

  祥源花世界的缤纷天地绽放在城里,是肥西苗木基地三岗的延伸和拓展,城乡一体,多层次提升鲜花的颜值和价值,共同做大美丽经济。潭冲河一路向东,将祥源花世界的花园拉长,相伴的丽景湖公园、王老堰湿地公园,一路鲜花铺展、绿色贯通。肥西县城有大大小小十多个公园,委实是城在园中,园在城中,支撑了随步换景、诗情画意的生活步履。环紫蓬山的民宿带,无论是风之谷、西庐映像,还是聚星粮驿、省园,实足地装满了绿,生态的绿、文化的绿,八方流注,城乡交汇,绿得清雅、旺盛、滋润。

  水韵

  融汇古今添风采

  清波粼粼,丝丝水韵,润泽肥西风土,铺展出大地的“湿”情画意。

  三道水束腰的三河,要多婀娜就有多婀娜,桨声小唱,鱼米之乡的歌声传得格外辽远。这里的水韵有多抒情,水边的青石的巷陌早做了见证。

  上派河,中派河,下派河,三派一河,古老的流水散发出火热的青春气息,包容它的江淮运河,北通淮河,南达长江,古老的派河,竟成了长江、淮河沟连的使者。

  这条派河,起于肥西又终于肥西,古老得浸没无数传说和历史,岸边的古墩,大多来自商周,埋藏着多少故事,谁也说不清。江淮运河拓展之际,河边又发现了一个“三官庙遗址”。历史上曾有“桀放南巢”一说,派河直通巢湖,是巢湖流域重要的河流,桀和流放的部落居于三官庙难道就居于此地?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研究人员发现遗址上发生过一场不小的战斗。派河在尘封的历史里热闹过,舟船不断,故事飞扬,这文化源头的剑戈纷纭,正待后人探究详查。

  江淮运河横空出世,新时代的肥西水韵从此有了更强劲的律动。

  自肥西长镇江淮运河的水立交,直至巢湖入口,一路风光无限。江淮运河由肥西县城上派穿城而过,上派成了运河城,成了水意洇染的风光城。长江水和淮河水,在上派城的河流里汇合 ,承载着人们数百年的梦想。乘一叶小舟,畅游这条河,聚讼纷纭的传说故事,沟通南北的畅达物流,古今交汇的时代气韵,都浮现在悠悠水脉的景象中。

  在肥西,古意,是一条路。绿情,是一面旗。水韵,是一首诗。走走停停,古镇、群山、庄园、民宿、河流、圩堡,一定有你奔赴诗和远方的心灵驿站。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