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企业和市场主体诉求,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在提升服务质量上出实招,以实际行动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位于太和县的安徽天硕金属材料公司再生资源回收及深加工项目,是省级重点项目之一。前不久,企业在施工中遇到了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当地政府利用重大项目建设调度机制,加强与发改、供电等部门协调调度,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把问题解决了。 “增加了供电设备,提高了供电能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较计划工期提前6个月,年底能够完成20亿元的产值目标。”安徽天硕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刚建说。 总投资7.1亿元的天硕再生资源回收及深加工项目达产后,可年产20万吨精铅,年产值46亿元,提供410个就业岗位,与太和县电池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关系。 为更好服务项目建设,太和县成立主导产业推进专班,提供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服务,并建立“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项一策、一抓到底”领导包联工作机制,为每个项目定目标、定措施、定进度。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早见效。 “建立项目全周期推进体制,构建了从项目责任单位到县项目管理中心,再到分管县领导、县主要领导的分级调度机制,项目调度形成了闭环,推动25个项目于计划开工时间提前开工建设。”太和县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韩枫介绍。 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我市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部门大联动、业务大协同,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在便民、高效、减负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社会满意度。 在颍东区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安徽锐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200吨精细化工中间体项目现场,7栋标准化的钢构厂房已经成型,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这一项目总投资1.3亿元,在当地住建部门提供的全程一站式服务助力下,项目提前完成目标进度的70%。 “通过帮办代办服务上门,建立了全流程的服务机制,结合企业的需求,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 颍东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姚聪表示,今年上半年以来,已经完成19个项目的帮办代办工作,积极帮助企业缩短拿地到正式投产的时间,降低资金投入的成本。 组建工作专班,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周调度、专班组长(分管市长)双周调度、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月调度,按季点评晾晒、“赛马”比拼;深化开展“一业一证一码”“证照联办”“一证多址”等改革,赋能市场主体发展;全市推行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机制,切实解决重点项目“人地钱、水电气、能评安评环评”等问题……今年以来,围绕省、市深化“一改两为”大会决策部署,我市切实发挥指导、协调、督办作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市场主体诉求和期盼,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对标提升,推进流程再造,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当好企业“服务员”,赋能发展“加速度”。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我市企业单位成本连续下降,市场主体活力不断迸发、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50.8亿元,同比增长5.7%;全市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同比增长55.4%,比一季度加快13.9个百分点;全市在库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9.8%,占全部投资的54.8%,已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引擎”。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