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走进颍上县信访局,73岁的颍上县居民绳章友神情轻松、心情舒畅。这次他不是来信访的,而是专门来向“老杨说事”信访维稳金牌调解工作室送锦旗的。 “跑断腿”的问题房,就在半个月前,终于可以办理过户手续,绳章友把功劳都归于“老杨”的出手帮忙。 走进“老杨说事”工作室,桌子上摆满了信访案件的笔记、档案,电话旁是颍上县各单位的联络号码本,上面密密麻麻地标记了不少备注信息;墙上写着“和”字以及“一杯清茶,一副笑脸,一句暖心话”的标语,周围挂了一圈锦旗…… “快请坐,快请坐。”看到绳章友进屋,“老杨”亲切地拉座椅、倒茶水。“甭管谁来我们这儿,第一件事就是坐下歇歇,喝口茶。”这样的开场,让来工作室的信访人心气顺不少。 头次到“老杨说事”工作室,绳章友也是带着“怨气”的。今年上半年,绳章友在颍上县慎城小区买了一套二手房,并取得了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然而当他去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却被告知因开发商纠纷原因,该房产此前已被颍上县人民法院查封,无法办理过户手续。绳章友了解到,小区里不少业主面临同样的情况,他觉得不合理,多次联络相关部门,问题始终没能解决。一怒之下,他开始了信访之路。 今年6月下旬,在颍上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县信访局成立了以“中国好人”“全国劳模”杨传武为主的“老杨说事”工作室。退休3个月后,杨传武以“老杨”的身份继续发挥余热,接待来访群众、倾听意见问题、帮助化解矛盾。 “8月15日,我再次来到县信访局信访。在排队期间,我注意到了这间工作室。”绳章友说,“杨传武在俺们颍上名气很大,群众很信任他,我就走进工作室,向老杨说了我遇到的难事。” 了解诉求后,杨传武让绳章友安心回家等消息。随后,他东奔西走,先后到县房管局、县人民法院等单位核实情况,找寻解决办法。期间,杨传武不记得打了多少电话,向律师咨询了多少次,但每月三四百元的话费账单,却清楚地记下了他作出的努力。 “解决信访问题,要以情以理打动双方,我在中间就是起到一个传递想法、协调沟通的作用。”9月初,杨传武拿出了协调意见:颍上县人民法院解除对慎城小区土地的查封,绳章友自愿息访,自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对于这个处理结果,涉访双方都表示满意。 “老杨能把话讲到老百姓心窝里,他协调问题公平有理,我们信他、服他。”绳章友说。 今年60岁的杨传武,退休前曾担任颍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等职务,数十年工作中解决消费者信访和投诉案件2800多件,挽回消费者损失3000多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已有6人加入“老杨说事”队伍,其中有退休党员干部、乡贤、志愿者等。成立至今,“老杨说事”工作室接到群众反映问题200余起,目前已有七成得到解决。 “在颍上县,不少群众有了问题后,首先想到找老杨说事评理。”颍上县信访局副局长魏星告诉记者,“老杨说事”工作室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