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 数字阜阳建设新闻发布会 颍州晚报记者 王彪 摄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加快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数字阜阳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2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就2023年数字阜阳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 截至11月底,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8239个,实现市、县城区、乡镇镇区、村5G网络全覆盖。移动、电信、联通等企业在我市投资建设数据中心,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上云和算力需求。集约统一的市政务云平台支撑市级各部门业务系统上云。城市大脑“数据中台”为全市政务数据汇聚、治理、共享、安全提供了统一底座,赋能各类业务场景应用。公共场所视频资源平台先后整合汇聚视频资源9万余路,向25家市直单位提供视频资源共享服务。 “皖事通”用户达774万 我市积极争取列入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建设云管、安全运营两个试点,启动建设一体化平台阜阳市级节点。组织开展2023年数据工程试点,初步完成市公安局、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两个试点单位的数据架构设计,为全面开展数据工程积累了经验。积极推动三端工程建设,实现为民服务“皖事通”、为企服务“皖企通”、政务运行“皖政通”统一集中展示窗口,全市“皖事通”用户达774万,上线高频应用159个;“皖企通”已上线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上线政策585项。 数字政府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13.8万个,累计应用电子证照908类,11.6万个事项“免于提交材料”;上线自助服务事项161个,401台农商行自助设备接入省自助一体化系统;先后与温州、台州、绍兴、长治、宁波、舟山、上海等地实现“跨省通办”;梳理上线“免申即享”政策585项,累计惠及企业群众60973户次/人次,兑付资金11.7745亿元,减少企业群众跑动6万余次。 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大力培育数字经济市场主体,阜阳软件产业园、阜合园区软件产业园建成面积7.3万平方米,累计签约入驻企业104家;组织开展首批阜阳市大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工作,累计培育省级大数据企业11家、市级大数据企业26家。 开展数字产业“双招双引”,组建数字创意产业招商小分队,赴杭州开展驻点招商;强化与数字产业头部企业对接,讯飞、浪潮、辰安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浪潮、河姆渡、中国电子、上海展宏、深圳达实等知名企业落地本地化公司,安徽讯飞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讯飞医智科技有限公司落地阜阳软件产业园,联通与阜阳师范大学共建信创实验室,为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出生一件事”在全省推广 在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稳妥推进一批数字化成果应用,其中,阜阳市“出生一件事”在全省推广;阜阳市智慧劳动监察平台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人社部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典型案例、国家发改委第五届全国优秀信用案例,亮相2023年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阜阳金服平台入选安徽省第二批城市大脑应用试点,入驻企业16.9万余家,累计授信1.33万笔,累计放款1556.72亿元;2023年5月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阜阳市“智慧城管”项目被中国信息协会评为2023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