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在太和中医院揭牌 斗转星移,时序更张。 2023年,对于太和中医院而言,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之年。 这一年,太和中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牢牢把握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抓改革求创新,优管理促转型,强内涵树品牌,抓推进保落实,着力强基础、补短板,开拓进取,稳步推进重点工作。 这一年,医院高质量通过三甲复审,获评全国县域卫生“县域名院”“最佳管理团队奖”,为县域中医院发展提供了“太和经验”。在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中,该院获得860.16分,居全国综合中医院排名第36位,连续四年进入A级行列,连续五次位次仅次于安徽省中医院,位列全国县级三级中医院第1名。2023年医院门急诊116.27万人次,出院74061人次,完成手术2.6万台,其中三、四类手术占比为61.97%。 强化党建引领 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公立中医医院的“根”和“魂”。 2023年以来,太和中医院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党支部年度学习计划、科室日常学习;分两期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班,对全院各科室及13个医共体成员单位近3100名党员干部职工进行脱产集中培训。 一年来,该院持续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将医院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契合、深度融合,促进党建工作与医院医疗、科研、管理、技术互融共进、相得益彰,将党建软实力逐渐转化为医院建设事业发展的硬支撑。2023年,职能科室党支部荣获“安徽省百优品牌支部”;该院被评为首批阜阳市党员主题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全市唯一一个以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党建活动基地。 近年来,该院还创新性开展“党建查房”活动,注重深入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把思政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对全院各党支部工作进行“全身体检”,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夯实支部建设,激发支部活力,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使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立足中医特色 提升医疗水平 2023年以来,太和中医院持续加强重点特色专科建设,不断打造县域医疗知名品牌,擦亮了一个个中医行业的金字招牌。如今,该院骨伤科、心病科、脑病科、老年病科、康复科入选国家“十四五”中医优势专科候选名单;骨伤科、心病科获批安徽省“十四五”中医优势专科,老年病科获批安徽省“十四五”中医特色专科及安徽省省级中医质控中心;肛肠科、妇产科、皮肤科获批阜阳市“十四五”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肛肠科、内分泌科、风湿科、康复科获批阜阳市中医重点专科;麻醉科、肾病科、重症医学科获中国县域卫生“县域强科”。 日前,在安徽省2023年度骨科综合实力排名中,太和中医院骨伤科在113家三级医院中位列全省第7位,仅次于几家省级大医院,中医院中排名第1。本次排名主要依据各家医院骨科开展的重大手术及关键技术,其含金量非比寻常。 人才兴,中医兴。太和中医院不断加大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在2023年全国住培医师结业考核中,医院住培基地首次实现理论、技能双百分通过,位列全省住培基地第1名;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组织的专硕学员论文大赛中孙悦获特等级,在第二届研究生临床教学案例大赛中李帅获特等奖;2023年该院新增安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1名,医院现有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1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4名。 制剂人员对制剂质量进行检测 注重制剂研发 创太和中医药品牌 冬日时节,走进太和中医院制剂室,屋内药香浓郁,沁人心脾。药师们操作着现代化生产设备,一味味中草药在经过提取、配液、灌装等工序后走下流水线,变成了苠术健脾丸、桃红接骨胶囊、三拗鱼龙合剂等中药制剂。 “这些是我们太和中医院研发的院内试剂。如这款三拗鱼龙合剂,属于我们院特有的‘明星产品’,深受专家和患者认可。”太和中医院制剂室副主任陈刚告诉记者,“该试剂可以治疗支气管炎和新冠后遗症,目前一天可生产4000瓶,年销售额在800万元左右。” 院内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近年来,太和中医院在古代名方及院内名医专家经验方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三拗鱼龙合剂等19个院内制剂,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能高、使用便捷等特色优势,并纳入医保目录,在全省23家医疗机构共享使用,开创了院内制剂在全省医联体内医院流通使用先河。 “2023年,是太和中医院创新发展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太和中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太和中医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实现党的建设、服务能力、学科水平、科研实力、服务效率、医院环境等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努力打造省内地域医疗新高地,积极构建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新格局,为健康太和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赵名威/文 徐丹丹/摄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