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网阜阳供电公司赋能美好阜阳建设

2024-2-3 10:04| 编辑: 刘黎 | 查看: 3711| 评论: 0|原作者: 饶瑞南 彭诚|来自: 阜阳日报

 国网阜阳供电公司施工人员升级主网线路 任长波 摄

    国网阜阳供电公司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毫不动摇抓基础、抓创新、抓作风、提质效,用心用情服务美好阜阳建设,为阜阳打造“三地一区”、建设“十个区域性强市”贡献更大力量。
  
  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之责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及阜阳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给淮河防汛工作提供更好保障,在阜南王家坝建成全省首个智慧防汛应急指挥中心,透过“最强大脑”,全方位提升防汛应急指挥的智慧化、现代化。牢记“国之大者”,深刻认识保障电力供应的极端重要性,政企协同开展非统调机组出力督导,有序完成43项度夏督办项目,稳妥开展设备运维和隐患排查整治,保障恶劣天气电力供应平稳,实现度夏期间电力供需、生产运行、社会舆情“三平稳”。作为“陕电入皖第一站”,积极发挥属地作用,推动安徽省“十四五”电力保供“一号工程”提前完成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有序推进负控建设和需求响应签约,负荷管理和节能提效指数均居全省首位。
  

国网阜阳供电公司施工人员对城区配网进行改造施工 彭诚 摄

  持续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我市发布省内首家分布式光伏规范政策,引导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2023年,阜阳地区光伏装机406.7万千瓦,位居全省第一,风光装机总容量800MW,储能装机容量300MW/600MWh,创历年新高。顶住新能源最大出力占当时负荷114%的压力,持续保持全额消纳。成立新能源并网团队,服务全省最大储能电站和全国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启动送电。
  

国网阜阳城郊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在颍州区西湖镇巡视35千伏三十里河电灌站专线 郝秀金 代文博 摄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深入推进“村网共建”,全面赋能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的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实现村集体收入从不足300元到超过700万元的历史突破,增幅位居全市前列。三星村获“国网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国网村网共建示范点”,公司定点帮扶三星村实践案例获评“2023年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公司连续三年定点帮扶考核评价为“好”。以界首市陶庙镇赵庄村为示范点,大力推广建设乡村电气化示范项目,助力农村种植养殖业发展。
  
  强力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聚焦提升电网整体功能效率,着力强规划、抓重点、补短板。2023年,累计完成电网基建投资11.47亿元,投产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12项,5项工程提前投产。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系统谋划实施“千线提升、万变增效”专项行动,明确配电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径。3项配网工程分获“国网百佳工程”“省精品工程”称号。
  

阜南县中岗镇110千伏蒙洼变电站 李劲松 摄

  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联合市县政府同步印发“零投资”实施细则等6项文件,形成案例104件,累计服务小微企业3.15万户,节省办电成本6500余万元。贯通企业开办平台与供电报装系统,实现“房产+供电”联合过户、“水电气网”线上联合报装,接电服务经验被《人民日报》刊发。成立政府服务联动中心,集成政务服务平台,涉电诉求处置效率有效提高。扎实推进“电力进万企 赋能促发展”活动,公司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访,累计走访客户262户次。
  
  阜阳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强调,要充分发挥皖北龙头城市作用,勇担“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命任务,勇当皖北全面振兴排头兵,全力争当“上进生”“全科生”。这对供电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电力支撑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网阜阳供电公司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胸怀“国之大者”,深化改革创新,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奋力创造质量更高、效益更好、活力更足的崭新业绩,为推动公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服务现代化美好阜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