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被唤醒的“第二十条”

2024-3-11 10:20| 编辑: 刘黎 | 查看: 10000|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楚楠楠 通讯员 李思屹

 被打后还手算斗殴吗?哪些情况下可实施正当防卫……
市检察院检察官解读——
被唤醒的“第二十条”


      电影《第二十条》正在热映,影片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内容讲述了关于正当防卫的法理人情。3月8日上午,话题“刑法第二十条已被唤醒”登上热搜。“真的是好消息,让我们更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权益和帮助他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弘扬社会的公平正义”……网友们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
  
  现实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不法侵害可以实施正当防卫?防卫尺度要如何把握?对此,阜阳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周德对“第二十条”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问:刑法第二十条是什么内容?
  
  答:刑法第二十条明确,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问:面对哪些具体不法侵害时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答: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现实存在不法侵害,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还包括对象条件是只能针对侵害人实施,同时主观条件要具有防卫意识。《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不法侵害既包括侵犯生命、健康权利的行为,也包括侵犯人身自由、公私财产等权利的行为;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不应将不法侵害不当限缩为暴力侵害或者犯罪行为。
  
  对于正在进行的拉拽方向盘、殴打司机等妨害安全驾驶、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对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侵入他人住宅,可实施正当防卫;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正在实施的针对其他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应当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的组织者、教唆者,也可实施正当防卫。
  
  问:被打后还手是否算斗殴?正当防卫与故意伤害的界限在哪?
  
  答:是否具有防卫意图,是区分正当防卫与互殴型故意伤害的关键。在准确认定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时,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综合考察案发起因、对冲突升级是否有过错、是否使用或准备使用凶器、是否采用明显不相当的暴力、是否纠集他人参与打斗等客观情节,准确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行为性质。
  
  如果因琐事发生争执,双方均不能保持克制而引发打斗,对于过错一方先动手且手段明显过激,或一方先动手,在对方努力避免冲突的情况下仍继续侵害,还击一方造成对方伤害的,一般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双方因琐事发生冲突,冲突结束后,一方又实施不法侵害,对方还击(包括使用工具),一般应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能仅因行为人事先进行防卫准备,就影响对其防卫意图的认定。当然,故意挑拨对方实施不法侵害、借机伤害对方的,一般不认定为正当防卫。
  
  问:刑法第二十条为何曾被称作是沉睡条款?
  
  答:因为刑法规定较为原则、抽象,所以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正当防卫认定中的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与互殴等情形争议较大。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往往事实证据比较复杂,有的案件因为案发环境突发混乱,涉及正当防卫的案件事实、证据情况比较复杂,相当部分的案件还缺少客观性证据。以前,受传统的司法理念和司法惯例影响,认定正当防卫的案件可能会承担司法责任追究的风险,导致司法人员不敢轻易适用该条款。
  
  问:第二十条在司法上是如何被唤醒的呢?
  
  答:近两年,“昆山反杀案”“赵宇正当防卫案”“丽江唐雪案”等多起涉正当防卫案件引发社会热议,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树立正当防卫意识,这三起案件还被写入了2019年和2020年的最高检相关报告。
  
  2020年,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印发了《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防止“谁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问: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答:公民遇到轻微不法侵害时,可通过理性平和的方式,报警或寻求基层组织来解决;如果遇到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不法侵害行为,可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必要的自我防卫措施自救,但事后一定要报警,保留好必要证据,保护好现场。
  
      相关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近日,我市检察机关组织检察官等法律人士观看了这部以法律为主题的电影《第二十条》。部分检察官观影后,感受颇深,写下了自己的观影感受:
  
  《第二十条》这部电影展现了正当防卫制度长期以来适用上的司法困境,展现了刑法第二十条从沉睡到被唤醒的过程。从不敢适用、不愿适用正当防卫条款转变为依法适用,检察机关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公平正义不仅存在于普通民众心中,更深植于每一位检察人心中,也体现了法治社会的进步。作为一名检察干警,影片中传递出的“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等理念是我们一直以来秉持的原则。在案件办理中,要设身处地将自己带入所办案件中,在准确适用法律的基础上,用案件办理向案件当事人、向全社会传递法治温度,以“如我在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让人民群众真真实实感受到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
  
  阜阳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 韦甡甡
  
  电影《第二十条》以检察官韩明为主线,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以及办理的涉及正当防卫的事情和案件。电影中的“王永强故意伤害案”,让人不免想到该案原型“于欢案”和“昆山反杀案”。欣喜的是,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中,民众追求的朴素的正义都得以伸张,正当防卫制度逐渐从纸面上的沉睡条款苏醒过来,走进现实。电影也讨论了见义勇为型的正当防卫,无论是司机张贵生面对性骚扰者的挺身而出,还是韩雨辰面对校园霸凌者时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都是普通人面对不公时的愤然反击。作为检察干警,我们是法律工作者,也是普通人,我们在司法中践行和追求的,终将也会映照在自己身上。在办案中,唯有坚持“如我在诉”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坚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才能做到不忘初心,不负人民,真正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阜阳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 张艳丽
  
  《第二十条》对人民群众来说是一部宣扬公平正义的影片,而对检察官来说是一部如何正确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教育片。从影片中,我看到了检察官追究公平正义的执着、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公平正义对当事人人生的影响,我深深感受到身着检察制服的我们责任重大。作为检察官,我们要敢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维护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鼓励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工作,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界首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 赵苗苗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