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阜阳庙会:见证传统市集的坚守与变迁

2024-4-3 10:34|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0395|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春季来临,各地庙会再次热闹开启。近日,记者在颍东区插花镇庙会上看到,这里不仅有传统农具、小家具等摊位,还出现了流动电器维修、美容美甲等新行当,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多元化需求。

  “新行当”亮相庙会

  经过多方打听,记者得知3月30日(农历二月廿一)颍东区插花镇将举办庙会。但当记者抵达插花镇时,才得知庙会的“正日子”是3月28日(农历二月十九)。由于接下来的两天是周五和周六,街上依然熙熙攘攘,大部分商家依旧在原摊位上销售商品,因此记者算是赶上了“会尾”。

  插花镇庙会主要集中在镇中心街及南侧一条东西向街道上。记者看到,中心街上汇集了衣服鞋袜、小食品、农具、小家具等摊位,现场人流不断,购销两旺。而中心街南侧的东西向街道则以儿童游乐为主。

  除了传统摊位,庙会上还出现了一些新行当。在中心街上,停靠了一辆流动电器维修车,师傅韩怀龙正专心致志地为赶会的村民修理“唱戏机”,车内摆放着电脑、焊枪等专业工具。“自庙会开始以来,每天都能修不少‘唱戏机’,收入超过300元。”韩怀龙告诉记者。

  韩怀龙是当地人,以前是村广播室电工。退休后,他发现周围老年人喜欢听、看“唱戏机”,但机器有时会出故障。于是,他边研究边自学,掌握了“唱戏机”的修理技能。现在,每逢集市或庙会,他都会摆出摊位。

  “‘唱戏机’出故障,不是每个电器维修工都能修好。除了更换、维修里面的零配件外,有时还需要用数据线连上电脑检查故障,并进行‘刷机’。”韩师傅说,此外,他还会根据客户需求,通过电脑下载他们需要的戏曲、大鼓书、评书、歌舞、小品等。

  “像我这样七十多岁的老人,会这个的并不多。”说到这一点,韩师傅颇为自豪。

  此外,记者还发现,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美甲、按摩、鲜花销售等行业也在庙会上出现,生意同样红火。


  “老行当”有人坚守

  记者注意到,一些传统行业的摊位在庙会上逐渐减少。以前,庙会上农具、小家具等摊位是主流,但如今这类摊位已经不多见了,只有三四个。相比之下,衣服鞋袜类摊位占了大头。

  在中心街,七十多岁的梁济生摆了一个竹制农具摊位。在这里,农村常用的“耙子”“罩头子”“筷笼子”“帽箍子”等一应俱全,价格也不贵,如“耙子”8~10元一个,“罩头子”15元一个,“帽箍子”10元一个。“正会那天卖出了一百多件,这两天虽然少了点,每天也能卖出几十件。”梁济生说。正说着,一位戴着毡帽的老人路过,买了一只“帽箍子”,乐呵呵地说:“戴上这个,透风又凉快!”

  梁济生说,他做竹编农具已经六十多年了,“一天编两三个,手都勒得生疼。现在孩子们都不愿意做这个了。”

  而在中心街南侧的东西街上,来自插花镇杨桥社区的马进明则支起了小家具摊位。摊位上有木制小椅子、扁担、小桌子、切菜板等。记者拎起一把小椅子,感觉比较沉重,有十几斤。“这种木制小椅子,用的是楝树面、槐树腿,保证你坐20年都不会坏。”马进明说。他还拿起一块切菜板向记者展示:“这是柳木做的,刀砍下去,刀痕很快就消失了。”

  据马进明介绍,这些小家具乍一看不显眼,但都是用传统手工艺和真材实料制作的,不少农村人和城里人都很喜欢,市场需求还是很旺盛的。

  “过去,庙会上有不少表演、演艺活动,如唱戏、杂耍等,现在很少见了,大都是唱歌跳舞,吵得人耳朵疼。”与马进明相邻的摊位,一名卖树苗的商户说。


  需要转型、创新和升级

  阜阳庙会,都是在何时何地举办?很多阜阳人或许已经不太了解,但对于那些常年赶会的商户来说,心里是“一本清账”。

  在中心街经营服装的摊主周凤春向记者展示了一本“会谱”,上面列出了阜阳及周边地区(亳州、六安等)的庙会日期及举办地点。例如,农历二月十九,阜阳和亳州境内就有包括程集(西湖东)、插花(伍明东南)、滑集(闻集西)等在内的四十多个乡镇举办庙会。

  “我家在阜阳·临沂商城附近,这二十多年来,我一年到头都在赶会。庙会上人气旺盛,销量也好。”周凤春说。

  而卖竹编农具的梁济生,此次也是特地来插花赶庙会。他来得更早,农历二月十五就抵达了。

  记者注意到,这本“会谱”中的信息有些过时,部分内容与现实情况已不相符。比如,农历三月初三的阜阳庙会中,“七渔河庙会”赫然在列。实际上,自从多年前七渔河风景带建成后,这里的庙会就自然消亡了。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像这种原因而消亡的庙会还有很多,比如阜城东岳庙、临泉路、老北关等地庙会。

  尽管如此,那些依赖庙会销货的商户仍然对“会谱”十分重视,每次出门赶会前都会仔细翻阅。“现在乡镇庙会举办得还算正常,这几年我们都是往乡镇跑。”周凤春说。

  正是这本民间广为流传的“会谱”,以及一批批为销售货物而四处奔波的赶会人、手艺人,使得阜阳庙会在城市变迁中仍然坚守着传统。

  阜阳民俗文化研究者张杰认为,作为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庙会要想在新时期走得更远,必须进行转型、创新和升级,尤其需要在“文化”方面下足功夫。阜阳作为皖北重镇,应该深入挖掘庙会的文化内涵,将民间工艺、绝活以及非遗产品引入庙会,通过文化来提升庙会的档次,将其打造成各路文化英雄竞技的大舞台,以及传承优秀文化、促进贸易往来的重要载体。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