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六壬式盘 展现汉初阜阳先民智慧

2024-6-24 11:1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886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李方达|来自: 阜阳日报

   1977年,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了六壬式盘、太乙九宫占盘、圆仪、圭表等珍贵漆器文物。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天文学家研究发现,这些器物与古代天文、历法、占卜、术数相关。其中,现藏于阜阳市博物馆的六壬式盘展现了西汉初期阜阳地区先民的术数推理智慧。

  六壬式盘分上下两盘

  六壬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术数领域的“三式”之一,六壬式盘就是其推算演绎需要用到的工具。汝阴侯墓出土的是漆木器,因此又叫“六壬栻盘”。

  六壬式盘分上、下两盘,上面的圆形盘为天盘,下面的方形盘为地盘。

  天盘的中部刻北斗图案,周边刻有两圈篆文。内圈篆文为: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中国数学史家、科学史家严敦杰认为,这十二个数字即代表“十二月将”。十二月将又名十二神,分别为征明、天魁、从魁、传送、胜先、小吉、太一、天罡、太冲、功曹、大吉、神后。据考证,十二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末或稍早一些,因此从西汉初汝阴侯墓中出土的六壬式盘理应还没有这些名称,但十二个数字代表的意义是一样的。在古代天文常识里,天罡指北斗一星,从魁指北斗二星,天魁指北斗三星,该式盘天盘中的斗杓斗柄指向“八”,正与八月将天罡相符。

  天盘外圈刻的篆文为二十八宿名,每宿篆文上有一小圆点定位。天盘圆周一圈,表示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太阳每天走一度。

  地盘四周刻有三层篆文。内层是“八干四维”,“八干”刻在内层四边,分别为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四维”刻在内层四角,分别为天豦己、土斗戊、人日己、鬼月戊。天、土、人、鬼又称四门。在该式盘地盘上,天门在西北,地户在东南,人门在西南,鬼门在东北,与后世《六壬神定经》所记一致。

  地盘中层四边刻着十二地支,外层刻二十八宿名。

  古时具有预测天气等功能

  仰观象于天,俯法类于地。生活在日月星辰之下,华夏先民自上古时就逐渐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不断努力尝试观天文、察时变。根据相关考证,六壬式盘在古时具有预测天气、定方向、占吉凶等功能。

  天有列宿,地有州域。六壬式盘中天盘、地盘上都有二十八宿名。严敦杰认为,天盘中的二十八宿指天上二十八宿位置,地盘中的二十八宿指地上二十八宿分野。天盘转动,知天上宿度几何;地盘固定,演式后知所占在何地、何方。

  六壬式盘的运行与实际应用,涉及到诸多古代天文、占卜、术数知识,比较玄奥复杂。简单来说,要摆正天地盘,左手拿地盘,右手转天盘,排列出所求的“四课三传”,再根据四课和三传,借助于《日书》中对应的注解,判断所占日吉凶祸福等。《日书》是古代从事婚嫁、生子、丧葬、农作、出行等活动时选择时日吉凶宜忌的参考书,占者使用六壬式盘占卜时,一般须与《日书》配套使用,方能获取较为精准的占卜结果。西汉汝阴侯墓中与六壬式盘同出的有简牍《日书》,可惜《日书》出土残损过甚,已无法释读全貌。

  后代相关史料中,还有使用六壬式盘指定军事方位、用作方向盘定向的记载。严敦杰在《式盘综述》里详细论证了六壬式盘的使用和演算方法。他指出,“利用六壬式盘排列出四课三传是容易的,但占验则不可信。”占验方法、结论虽多属伪科学,但其中也包含了不少朴素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六壬式盘上承载的信息,展现了西汉初期阜阳地区先民的术数推理智慧。

  汝阴侯墓六壬式盘是已知年代最早的

  早在《周礼》中,就有对六壬式使用的记载:“抱天时与大师同车。”据东汉儒学、经学大师郑玄注释,“抱天时”即“抱式以知天时”。式,即式盘。

  《史记·日者列传》中有“分策定卦,旋式正棋”的记载。唐代《史记索隐》解释:“式,即栻也。旋,转也。式之形上圆象天,下方法地,用之则转天纲加地之辰,故云旋式。”其描述与汝阴侯墓出土的六壬式盘契合。

  东汉赵晔所撰的《吴越春秋》中讲述了伍子胥谏吴王的事情,提到“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而临亥”。大吉临辛,即丑将辛时占;功曹临亥,即寅将亥时占,用的都是六壬式推演方法。另外,《吴越春秋》中还有“金匮第八”的字样。严敦杰认为,这很可能是《汉书·艺文志》中《堪舆金匮》十四卷的第八卷。有学者认为,《堪舆金匮》是早期的六壬式专书。

  严敦杰在《式盘综述》中列举了已知的7具六壬式盘,其中有3具是完整的,还有4具出土时残缺。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这具是已知年代最早的六壬式盘。1972年,甘肃武威磨咀子也曾发现一件西汉末至东汉初年的六壬式盘,年代要晚于汝阴侯墓式盘约200年。

  据文献记载,六壬式,“士庶通用”。六壬式盘按等级分为天子式、王公侯伯式、卿大夫式、士庶人式四种。汝阴侯属于王公侯伯级,所以尺寸要比武威卿大夫级的式盘尺寸大一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