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过法治体检被‘诊断’为‘绿色低风险’,证明我们的经营总体是健康的,我放心多了。”日前,收到安徽金睿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建敏送上门的法治体检报告,阜阳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安先生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又多了几分底气。 这家食品企业专业从事速冻食品生产加工,产品销往全国多地。2023年,食品企业与浙江一家商超签订一份《食品采购合同》,购买方为了证明履行能力,由其母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律师服务团在为该食品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时发现,购买方牵扯多起诉讼案件,存在丧失履行能力的重大风险。 “体检报告中显示,购买方无法提供其母公司同意担保的股东会决议。”安先生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应当经股东会决议。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公司为其股东担保,如果没有经过股东会决议的,存在担保无效的重大风险。 食品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关系着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提升法律服务的适配度和精准度,实现企呼律应“三全”法律服务,在法治体检中“诊断”出该风险后,李建敏立即组建“智囊团”,带领团队开展研究与讨论。 李建敏带着团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法律“处方”——建议该食品企业立即联系购买方和担保人,要求提供担保人同意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的股东会决议。经交涉后,对方予以提供。在此后的催要货款过程中,购买方无力支付货款,由担保人代为支付,该食品企业因此避免了可能产生的重大经济损失。 打开该食品企业的法治体检报告,体检的项目包括公司法人及治理结构、合同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多个项目。针对体检结果,律师服务团均按照类别开出了法律“处方”。 “法治护航,助力企业稳健发展。”在安先生看来,通过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量身定制体检报告,从公司治理、劳动关系、采购销售、知识产权保护、投资融资等方面进行法律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合规调整方案和建议,及时帮助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达到了法律服务为企业“医未病、医欲病、医已病”的效果。 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企业法治体检已成为我市一项常规性工作,今年以来,市县两级80个律师服务团共实地走访企业1101家,开展政策宣讲解读595场次,撰写法治体检报告243份,梳理法律风险点796个,提出法律意见建议991条,协助企业依法依规申请政策支持39项。下一步,市司法局将继续深耕企呼律应“三全”法律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