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超10%,2021年研发经费400万元,2024年突破1200万元——在研发强度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经费规模实现3倍增长,这是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的常态。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吉祥三宝高科,揭秘研发投入跨越式增长背后的创新密码。 新技术产品打破进口依赖 传统认知中,纺织业常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等标签挂钩。然而,走进吉祥三宝高科生产车间,智能化场景颠覆了固有印象:百米长的自动化生产线仅需零星技术人员值守,车间一侧的国家级检测实验中心内,科研人员正进行材料性能测试。 “当前检测的是第三代阻燃高保暖絮片,需完成回弹力、蓬松度、热阻值等12项指标测试,然后将检验结果反馈给高校实验室。”检测工程师刘圆圆向记者展示了企业最新研发成果——这款由企业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新材料,兼具轻质保暖与阻燃特性,已通过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认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首代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到迭代升级的阻燃型、生物基材料,企业累计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其中,仿生绒技术高端保暖材料摆脱进口依赖,相关产品已应用于极地科考装备领域。 89项专利背后的产学研之路 时针回拨至20年前,彼时的吉祥三宝高科还是一家从事家用纺织品生产销售的传统企业。为破解发展困境,企业确立“科技兴企”战略,明确走科技转型道路。2017年,在界首市政府牵线下,吉祥三宝高科与中国工程院俞建勇院士团队达成合作,开创“院士技术入股+异地研发中心”的创新模式,通过在上海、合肥等地建立联合实验室,实现“学术前沿—中试基地—量产产线”的无缝衔接。 “研发经费每年都在上涨,同时研发成果转化带来的效益也在不断增长,形成了‘强度均衡、经费翻番’的结果。”吉祥三宝高科研发部主任马晓飞表示,企业构建了“高校专家驻厂+柔性引才”机制,汇聚了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10余所院校的50余名科研人员,形成从纤维改性到智能织造的全产业链研发能力。 目前,吉祥三宝高科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9项、软件著作权10项,主导制定行业标准1项,研发出包括防水、阻燃、保暖在内的一系列新型纺织材料,2023年至2024年蝉联安徽省发明专利金奖。 以强大科研能力加速布局转型 记者在吉祥三宝高科5G智慧车间看到,新型聚乳酸纤维高保暖絮片、生物质新材料、可降解新材料等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企业以国家战略需要和市场需求为研发方向,在环保技术和可再生材料方面加大投入,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速度较快,企业一直坚持‘开发一批、转化一批、储存一批’滚动开发策略,确保每年有几款新材料进入中试阶段,努力让实验室里的研发成果尽快走向市场。”马晓飞介绍,近年来,企业先后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示范单位等。眼下,企业正依托强大的科研能力,从单一材料供应商向纺织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