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让16万“奔跑者”路上更暖心

2025-4-15 09:18| 编辑: 刘黎 | 查看: 198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 通讯员 符晶晶 王心青 李晓龙 文/摄|来自: 阜阳日报

  平台经济与共享经济蓬勃发展,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穿梭于楼宇街巷,成为服务民生、激活消费的重要力量。在我市,这一群体有16万多人。如何更好服务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让他们在风雨兼程中感受城市温度?
  
  记者了解到,我市聚焦新就业群体所思所想和急难愁盼,推出形式多样的关心关爱行动,以暖“新”驿站筑起避风港,以“友好场景”实现暖“新”服务一线直达,帮助解决新就业群体停车、充电、饮水、如厕等各类难题。
  

  外卖小哥在医院免费体检。
  
  构筑温馨避风港
  
  打造各类暖“新”驿站1751个
  
  4月10日,颍州区“暖‘新’关爱,贴‘新’守护”新就业群体健康体检活动,在阜阳市佑一康复医院举办,10名外卖骑手(快递员)接受免费体检,包括血常规、大生化、眼底和口腔、CT、DR、心电图、甲状腺彩超等14项检查。
  
  “当外卖骑手已经3年了,每年当地党委政府都会组织这样的免费体检。”参加体检的胡丽群告诉记者,干他们这一行,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没时间考虑体检的事,感到身体不舒服时再到医院检查,往往病已经上身了。“提前检查,治‘未病’,这个做法很暖心。”
  
  阜阳市佑一康复医院还有一块牌子:新就业群体医疗服务站。这个服务站于2023年1月13日正式挂牌,为省内首个新就业群体医疗服务站,主要面向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设立健康体检绿色通道、远程诊疗通道、健康专车等,推出免费挂号、深度体检、24小时药物配送等6类24项具体服务。
  
  “近年来,我们常态化面向新就业群体开展健康体检活动,平均每年组织新就业群体免费体检达2000余人。本次活动是今年以来第三次举办。”颍州区委社会工作部部务会成员贾振介绍。
  
  在医院(服务站)西侧,还有一个“暖新阜务党群驿站”,于2023年下半年设立,有休息区、读书区、医疗区、救助区、母婴区、充电区、餐饮区、子女托管区、功能区等,饮水机、坐椅、药箱、电视等设施一应俱全。
  
  在这个驿站门前,还有一个按钮。“除了暖‘新’驿站的功能,我们医院还结合自身特色,专门设立了这个按钮,新就业群体如有突发就医需求,可以按这个按钮,医院内的相关医护人员会很快赶来提供医疗服务。”阜阳市佑一康复医院行政院长刘明杰告诉记者。
  
  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按照“八有八建”标准,依托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会之家、核酸小屋、商圈等各类资源,分级分类累计建成暖“新”驿站651个。此外,工会系统打造的户外劳动者驿站也兼具服务新就业群体功能,这样的驿站也达到1100个。这些暖“新”驿站的打造,有效解决了新就业群体面临的停车、充电、饮水、如厕、就医等难题。
  
  贴“新”服务一线直达
  
  建成283个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
  
  在颍州区鼓楼街道西关外社区居委会楼上,设有“先‘蜂’共享家”新就业群体暖“新”驿站。同时,居委会的图书阅览区、儿童娱乐区、健身区、书画区、舞蹈区、会议室等也是新就业群体临时歇脚、充电、看书以及照护孩子的场所。
  
  “我们西侧这个小区,有一部分住户是送快递、送外卖的,他们的孩子就在附近的汇鑫小学上学。每当他们为了工作来不及接孩子时,就会交待孩子来我们这里歇歇脚、看书写字,我和社区的其他同志就主动延迟下班,看护着他们。听着他们喊我‘姥姥’,心里别提多美了。”西关外社区党总支书记韩影说。
  
  他们还经常邀请社区卫生服务站、附近医院的医生为来此歇脚的新就业群体讲解健康知识;把大会议室向新就业群体开放,为他们过集体生日等。
  
  在阜阳·临沂商城的多个路口,都有一个导视牌,牌子上有二维码,外卖骑手、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只要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进入“阜阳·临沂商城智慧导览平台”,平台上以“装饰建材”“五金机电”等分类列出各商家名称,点开后找到目的地,可以一键精准导航。
  
  此外,平台还有求职招聘、物流服务、配套服务等模块,如点击配套服务模块,就会显示出附近的公厕、停车场、饭店等名称及位置,同样可以一键导航。
  
  阜阳·临沂商城占地2000多亩,直接和间接带动近10万人就业,其中不少是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
  
  “这个平台是去年底开始打造的,刚上线不久。”颍泉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丁文介绍,其目的是方便新就业群体快速精准导航到客户地址,并快速找到停车点、吃饭点、如厕点等。此外,平台上还对党员示范户“亮身份”,即在店名前标注“党员示范户”,方便新就业群体选择。
  
  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制定“暖新兴阜、双向奔赴”友好场景建设政策指引,以颍泉区临沂商城商圈、颍上县管仲老街、颍州区西关外社区等为试点,推进“友好商圈”“友好街区”“友好社区”等友好场景建设。各县(市、区)同步跟进,如太和县制定《友好城市建设十条标准》《友好城市建设指引》,打造7种友好场景,明确5类10项建设重点,绘制分布图,实现暖“新”服务一线直达。
  
  目前,我市已经建成283个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
  
  帮助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
  
  运用“互联网+调解”平台成功调处劳动争议案件2000余件
  
  近日,颍东区圆通快递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春日暖心行动”,公司支部书记刘百顺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前往医院探望因颈部囊肿住院治疗的快递员王利侠,为其送去牛奶等慰问品。“没想到党组织会专程来医院看我,特别感动。”王利侠说。
  
  近期,太和县的美团外卖骑手陈玉成的母亲罹患癌症,需要辗转多地求医。太和县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和太和县星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他的母亲申请了大病救助保险,缓解了部分经济压力。
  
  2024年11月,张某到市人社局反映,他在某外卖平台工作过程中发生车祸,但平台不承认双方有劳动关系,不为张某申请工伤认定,并拒绝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市人社局立即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处理。经调查,张某与该外卖平台公司未签订劳务协议,但全职承接外卖配送业务,接受该公司管理,按月领取工资,实际构成劳动关系。最终,在市人社局协调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有力维护了张某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我们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开展‘支部解难题’活动,构建企业、职工、党组织、群团组织四方联动诉求收集办理反馈机制12个,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00余个。”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外,我市各级社会工作部门联合行业党委、人社部门开展用工服务活动,督促新业态企业及时与新就业群体签订劳动合同或书面协议,在快递领域试点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平台,运用“互联网+调解”平台成功调处劳动争议案件2000余件;汇聚工青妇等各方资源力量,组织新就业群体参加技能培训、暑期公益托管班、青年夜校等,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近万人次;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党员干部与1385家运输企业结对包联,推动企业提升管理质效,有效维护行业稳定发展;市市场监管局举办外卖骑手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从佩戴安全头盔、禁止加装雨伞、严格遵守交规等方面加强安全教育,为骑手的安全保驾护航。
  
  在此基础上,我市各级社会工作部门推动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园区)党建联建,开展暖“新”服务日、“随手拍”、“亮身份·当先锋”等活动。目前,我市有28支“红色方向盘”“先锋骑士”志愿服务队,300余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兼任网格员、楼栋长、食品安全监督员。
  
  服务持续扩面提质增效
  
  把“管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力量”
  
  “新业态经营方式灵活、规模扩张迅速,新就业群体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较高,给开展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一是提升全社会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意识,二是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在服务上扩面、提质、增效。
  
  记者了解到,我市不少地方已经制订下一步工作计划,为新就业群体服务提质增效。比如,颍州区拟在颍南路、清河宋街、双清湾水街等地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圈”,并在原“友好社区”的基础上提质扩面;颍泉区继续做好新就业群体“送温暖”“送清凉”服务,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暖“新”驿站覆盖率,在更多的小区门岗放置小区导览图,同时完善饮水、充电等设施,打造一批“友好社区”等。
  
  “下一步,我们将拟定、发布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实施项目清单,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社区食堂等阵地,推进‘友好场景’扩面提质;评选发布‘十佳’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探索网络主播群体党建工作;鼓励新就业群体发挥所长参与社区服务,把‘管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力量’。”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