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阜城市民韩晓洁收到一条来自市人民医院的短信:韩晓洁的门诊预存账户于2025年8月13日退款71.5元,将在7个工作日内转入社保卡银行账户。 “这张就诊卡还是3年前看病时办的。”韩晓洁回忆,记得那天排队缴费的长龙从窗口蜿蜒到大厅,工作人员说“先预存点钱方便”,她便存了500元。最后结算剩下的钱,觉得再排队退钱太麻烦,便不了了之。 这样的“麻烦”,曾是许多阜阳人的共同经历。实施多年的门诊预交金制度,是当时为了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等出台的便民举措。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这项“便民”举措变成了“不便”,“一人多卡”“退费麻烦”“沉睡卡”等问题频频出现。 变化从今年春季开始。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自今年3月起,我市全面取消门诊预交金制度,并将于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门诊预交金清算退款。 韩晓洁收到短信后,还半信半疑地给医院打了电话,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我们正清退所有门诊预交金,登记的就诊人信息与社保卡账户匹配后,银行会直接转账。” “为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排队时间,市人民医院在微信服务号上开通了就诊卡余额线上查询退款服务,市民可线上查询就诊卡余额并申请退费。”市人民医院出入院管理科科长鹿静介绍,市人民医院主动与人社部门对接,将95万条实名登记的就诊人信息与社保卡账户进行匹配,成功匹配75.85万人,总金额3249.71万元,正有序通过银行批量转账清退。 此外,市人民医院线下窗口开通了退费服务,早上7点半至下午6点半均可办理业务,目前每天线下接待退费群众超4000人次。 记者在市人民医院采访时,市民刘婷婷正带着身份证、就诊卡在窗口办理退费。“之前来医院看病先后办了多张卡,都放了很长时间,这回余额一次性退出来,细数一下还有不少钱哩。”刘婷婷笑着说。 目前,市人民医院、太和县人民医院、界首市人民医院等相继上线微信小程序退费功能,群众通过线上认证即可查询本人及家人卡内余额并申请退款。多家医院与人社、财政等部门沟通对接,将符合条件的存量门诊预交金账户信息与社保卡金融账户、“涉农一卡通”信息进行匹配,借助银行批量代发直接退至群众账户,实现“信息跑腿”代替“群众跑路”。 与此同时,我市推动就医流程再造与智慧服务升级,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广“无卡就医、实时支付”模式,患者通过身份证、医保电子凭证等即可完成建档、挂号、缴费全流程,按需缴费。 为确保清退政策直达群众,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通过官网、公众号、短信、电话等多渠道、高频次推送清退通知,设立清退专窗和咨询热线,提高群众知晓率。截至8月14日,全市医疗机构累计推送退款短信629.47万条,清退门诊预交金1.91亿元。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