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劳动者之歌】从下岗工人到“膜界工匠”

2025-5-21 08:53| 编辑: 刘黎 | 查看: 496|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毕舒宇 通讯员 张致远 实习生 杨洋|来自: 阜阳日报

——记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 

  在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11条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每天产出近200万平方米锂电池隔膜。谁能想到,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掌舵人胡伟,18年前还是一名下岗工人。“人生转折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奋斗的勇气。”近日,他在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后表示。

  胡伟出生在农村,1993年从阜阳商校毕业后入职当时的界首天安集团。他一干就是14年,积累了丰富的化学原料知识和出色的管理能力。2007年,集团改制,胡伟和很多同事一起下了岗。

  “与其等机会,不如自己创造机会!”2008年1月,胡伟拿出全部积蓄,与合作伙伴创办界首天鸿包装公司,优先招聘48名下岗同事,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创业初期,他与技术人员吃住在车间,改良配方、优化工艺,生产出高性价比包装膜,使公司逐渐在业内崭露头角,成为王守义十三香、仁和药业等知名企业的包装膜供应商。

  当传统包装业务蒸蒸日上时,胡伟敏锐察觉到危机:“市场上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不转型就没出路。”2013年,他瞄准长期依赖进口的锂电池隔膜领域,开启二次创业。“当时国外技术垄断,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得出来。”胡伟带领团队与中科大、川大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实验室经历上千次试验后,于2015年成功攻克锂电池隔膜核心技术——干法单拉技术,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在国内创新大赛获得多项大奖,也为企业转型打开新大门。

  掌握核心技术后,胡伟果断投资2.5亿元上马锂电池隔膜项目,推动企业向新材料领域转型。此后,他带领团队持续深耕研发:2018年,研发出高性能锂电池隔膜产业化关键技术,提升电池综合性能;2019年,研发出三层共挤隔膜及其制备方法,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年间,他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数十项。如今,公司已拥有119项专利,主持参与制定4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锂电池隔膜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企业发展好了,不能忘本。”胡伟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在阜阳市“百企帮百村”乡村振兴行动中,他多次深入胡湾村、方楼村走访脱贫户,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还组织党员干部到包联村上党课,助力脱贫攻坚。多年来,他带领公司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在帮扶救助、疫情防控、资助贫困大学生和留守儿童等方面,累计捐款捐物超千万元。

  站在厂区正在建设的新生产线旁,胡伟目光坚定地说:“作为民营企业家,我们更要扛起‘科技报国’的使命。未来,还要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从下岗创业到科技创新,从企业发展到回馈社会,胡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