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开庭!”近日,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一场特殊的庭审在阜阳某医院病房展开。这里没有传统的审判台,也没有分明的原被告席,诉讼参与人围坐一圈,严肃又温情的巡回庭审就此开始。 这场特殊的庭审,源于一通电话:“请问是曹法官吗?我母亲是植物人,实在无法出庭……我想申请成为她的监护人。”电话那头,市民王女士语气急切。她的母亲李某因颅内占位病变、镰旁脑膜瘤,已无法辨认自身行为。后续的医疗和财产管理等事宜迫在眉睫,王女士只得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宣告母亲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指定自己为监护人。 “父亲年纪大了,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姐姐要照顾上学的孩子;弟弟从事长途运输工作。只有我能抽出时间全心照顾母亲。”王女士解释道。 了解情况后,颍泉法院的承办法官也感到棘手:被申请人李某长期卧床,根本无法到庭参与诉讼。 “绝不能因为程序问题让群众来回奔波。”为充分保障李某的诉讼权利与身心健康,法官当即决定启动巡回审判程序,将“法庭”直接设在了医院病房。 这间由病房临时改造的审判场所虽显简陋,但法律程序一丝不苟。庭审中,法官有条不紊地引导流程,认真听取王女士的陈述,逐一审核病历、鉴定报告等证据材料,还特意进入病房查看李某的身体状况,并耐心询问王女士家庭的实际困难。温和的态度与细致的流程,渐渐抚平了王女士连日来的焦虑。 “真没想到你们能来医院开庭,太感谢了。”庭审结束后,王女士由衷感慨。这不仅保障了她母亲的合法权益,更让她切身感受到法院对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关怀。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