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教育入学一件事”改革跑出便民“加速度” 这背后,是阜阳市政务服务改革的生动实践。2024年,我市依托“皖事通”APP上线“教育入学一件事”中小学(幼儿园)入学服务系统。今年,由市教育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牵头,在该系统上新增“免申即享”功能,家长只需输入学生身份证号和姓名,系统便能通过大数据精准对比房产和户籍信息,自动匹配学区并完成预审核,实现“秒批”。 “过去审核一份材料至少需要3名工作人员核对30分钟,现在系统自动比对,不仅有效避免了‘人为出错’和‘人为干预’,也大大提高了预审效率。”市教育局副局长于乾坤的话,道出了数据赋能的硬核实力。 曾经,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报名是家长的“心头病”,传统模式下,需携带多项材料往返于多个部门,耗时费力。每到报名季,学校门口蜿蜒的长队和家长反复核对材料的场景,成为不少市民的共同记忆。 为让全市群众真正实现入学大事“轻松办”,2024年起,我市在三区一县一市试点推行“教育入学一件事”改革。如今,这些繁琐流程已被电子信息和智能核验取代。 在阜阳市北城小学本部审核室,电脑上实时更新着报名信息;在市民中心大数据调度室里,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这些悄然的改变,让市民边月霞不禁感叹:“几年前给大宝报名跑了3个部门,材料准备了七八份,排队排到腿软。今年给小宝报名,在手机上几分钟就搞定,简直不敢相信!” 变革的核心在于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我市依托‘皖事通’APP建成的智慧招生系统,归集了教育、公安、不动产等10多个部门1850万条数据信息,实现13项入学要件自动核验,构建起覆盖‘入学全链条’的数据共享池。”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黄璜解释,当家长在系统上输入孩子信息,系统便能自动触发核验机制,实时对接各部门数据,精准高效完成审核。 从“经验判断”到“智能匹配”,“多方跑腿证明”变为“自动数据核验”,政务服务的“供给端”与群众的“需求端”实现精准对接。今年6月底,“教育入学一件事”已实现市域全覆盖,涉及全市1211所学校。 7月5日,我市启动2025年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报名登记,截至7月20日,已完成线上报名13.2万人,预审通过11.09万人,录取7.27万人,单个审核时间从7天至10天缩短至5分钟,累计减少人工审核2万余次。 从线下到线上,从排队到一键,从漫长等待到及时批复,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市以“教育入学一件事”为突破口,不断升级政务服务流程,用数据的温度消解入学的焦虑,以高效的服务回应群众的期盼,为推进政务服务现代化、提升民生福祉贡献宝贵经验。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