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乍起的初秋,公园的环行步道,锻炼的人们挨挨挤挤。他们三五成群地慢跑,快走,或者散步;大部分人逆时针方向运动,也有少数人沿顺时针方向而行。 有一位老太太,拄杖踽踽独行。她沿顺时针方向,慌乱而艰难地走着,与路人擦肩而过。老人身着棉布睡衣,看上去年逾古稀。她满头白发,目光凝滞,就那么慢慢地挪动,深一脚、浅一脚地试探着,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迷茫。她沉默着,总是望向前方,鸭状步态,让人猜想到可能刚刚罹患一场大病,她的认知,或许出现了障碍。一名中年妇女,可能是她的女儿,或者是护工,跟在她身后,远远地关照着。 我慢慢跑过一圈550米,与老人每次擦肩相遇,她走过的路,也不过十几米。她的白发凌乱着,她的神情木然着,唯有向前移动的方向确定而坚毅。那一刻,我忽然有些心疼。想起母亲当年中风后,也是这般模样,拄杖独行;父亲也患中风,处处离不开拐杖,每天必做的功课,就是在村口慢慢走路。 母亲当年的患侧于左,她常常展示给我看,自己的左鞋尖总是被踢破;父亲的患侧于右,摆脱轮椅后,他最大的困惑是腿脚根本不听使唤。他一直忘不掉当年扛粮食,一百多斤的布袋,躬身背到肩上,脚下生风,一个箭步,就冲向高高垛起的粮仓,只需一松手,那袋粮食就倾泻而下,颗粒归仓。父亲的矫健身手,赢得生产队里一片啧啧赞叹。精壮的父亲沉浸在这片鼓励声里,认为自己一直会强健下去。英雄末路之际,居然连走路也不利索了。 每一次听父亲说起这段辉煌往事,都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悲凉。 从牙牙学语时的摇摇学步,到跌跌撞撞的独立行走,人这一辈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步行,也就是俗称的走路。可是,走着走着,就老了,一场病痛,或者突如其来的一场灾祸,就把原本强壮的人生打回原形。居然,不会走路了,还要从头学起。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单程跋涉。用脚步,一步步丈量三万天的旅程。走路,把人生具象化了。从小长到大,从年轻走向衰老;从健步如飞到踽踽而行,从神采飞扬到心如止水。这一切,都是在路上走着。 走着,走着,身心就病了; 走着,走着,亲人就散了。 每次相遇那位坚持步行的老人,都让我不忍直视。风烛残年之际,只有走路,才让她觉得一份自由,一份对活着的深度介入。她年轻时,也曾美丽过,心动过;人到中年,也曾辛苦过,失望过。为人妻,为人母,一生操劳过。 生命借病痛之手,祸害之力,瞄准走在人生路上的个体,让他们一次次承受打击。几乎无一例外,无一幸免。无疾而终,享百年而去;四世同堂,儿孙绕膝,成了人间幸福的特例。 读《西游记》,师徒四人连同那匹白龙马,西行取经,必须一步步丈量完十万八千里的路程。像是用偿还一份路债,来完成取得真经的修行。每一步,都是修行。 谈恋爱,最初的相识相知,一定是从并肩散步开始的。每一步路,两人一起走过。你侬我侬,卿卿我我,他们不曾注意到,走过的每一处都是将来的回忆;走过路过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份爱的抵达。 人到中年,运动健康的标识之一也是走路。“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吃饭和走路,人生两个基本的需求。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扎扎实实,又平平淡淡,却不可或缺。 不谙世事的追风年轻人,曾坐在电脑前,摇着手机计量步数,假装在走路。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一下上万的步数,博来点赞一片。那是一份可爱的自欺欺人。真正的健康,需要躬身实践,一步步,脚踏实地。 路在脚下。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开始每一天,从清晨到日暮。走出的每一步,如何抬脚,如何落下,又怎样站稳脚跟,其实,就是一份修行。 然而,几乎所有的人都来不及细想,也不屑于去想。我们常常是抬脚就走,连走带跑,总是在赶着走路。前方,好像有太多重要的事,在等待着我们。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是本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精进。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沉着地,稳稳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这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功课。它是每天的必修课。因为,每一步,都是人生的修行。从小走到老,步步莲花,安静地老去,可谓人生的大美。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